95%大马人纤维摄取不足   聪明搭配每日30克能做到

医句话:
根据大马饮食指南,成年人每日应摄取20至30克膳食纤维,但现实却差距甚远。研究显示,约95%的大马人蔬果摄取不足,导致纤维量远低于标准。长期缺乏纤维不仅会引起肠道功能紊乱,更可能增加大肠癌风险。其实,纤维来源不仅限于蔬果,全谷类、豆类、坚果和种子同样富含纤维。只要饮食多样化,聪明搭配,每日达到30克膳食纤维一点也不难。


“很多人以为膳食纤维只能从蔬菜水果中获得,其实还有更多高纤选择,比如全谷类、豆类、坚果和种子常常提供更丰富的纤维。可溶性纤维常见于燕麦、豆类及洋车前子壳。而不溶性纤维则常见于糙米、全麦面包、根茎类蔬菜的外皮如红萝卜皮、番薯皮、坚果和种子。

在饮食中,膳食纤维对肠道健康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研究指出,约有95%的大马人每日没有摄取足够的蔬果,膳食纤维远远未达标。长期如此,不仅影响肠道健康,也可能间接提高罹患大肠癌的风险,大肠癌正是本地主要的致死疾病之一。

膳食纤维可分为两大类,即可溶性纤维和不溶性纤维。前者遇水后会形成类似果冻的凝胶,有助减缓食物消化速度、稳定血糖、降低所谓的坏胆固醇(LDL),同时还能滋养肠道内的好菌;而不溶性纤维则像肠道的‘扫地工’,不溶于水、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蠕动及有效预防便秘。
虽然蔬果摄取量通常较多,也是理想的基础纤维来源,但透过多样化饮食,搭配不同食物类型,更容易达成每日的膳食纤维推荐量。

同是碳水 营养大不同

碳水化合物通常被分为精致碳水及复合碳水。精致碳水如白饭、白面包和糕点,在加工过程中去除了谷物的麸皮和胚芽,这样不仅使它们失去了大量的膳食纤维和营养成分,还可能导致血糖波动,且很难维持长时间的饱腹感。

与之相比,复合碳水则保留了更多的天然营养和纤维,通常来源于未经过精细加工或轻度加工的食物。复合碳水有助于保持较长时间的饱腹感,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排便并且有利于血糖控制。

复合碳水的来源非常丰富,除米类食品外,根茎类蔬菜、全麦制品以及一些谷物和种子都是它的良好来源。像糙米、胚芽米、紫米和黑糯米这样的米类,都含有丰富的纤维和营养物质。

番薯和马铃薯等根茎类食物,特别是带皮食用时,纤维含量也相当可观。全麦面包、全麦面和全麦饼干等全麦制品,也是复合碳水的典型代表。此外,玉米、藜麦、薏仁和小米等谷物,都是很好的复合碳水来源。

汤品甜点亦能增膳食纤维

如果我们进一步考虑日常膳食的搭配,汤品也是增加复合碳水摄入的一个好方法。比如山药汤、玉米胡萝卜汤等,不仅富含复合碳水,也能提供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在吃火锅时,马铃薯、玉米、山药等食材也是很好的选择,它们不仅能增加餐食的饱腹感,还能让我们摄取更多的纤维。

另外大马传统的甜品和糕点中也包含了复合碳水的身影。例如黑糯米糖水、紫米红豆水和包含番薯和芋头的摩摩喳喳(bubur cha cha),既能满足口感需求,也能在享受甜品的同时,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取。

市场上许多打着‘全麦’或‘高纤’为卖点的加工食品,如全麦面包、大马常见的印度烙饼(chapati)和全麦饼干,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复合碳水的选择。不过在选购这类食品时,消费者应注意产品成分表,确保全麦粉或全谷燕麦等成分排在首位,并尽量选择膳食纤维含量高的产品,如每100克产品中,膳食纤维含量高于6克即可视为高纤食品。制作面粉类食品时,也可以选择全麦粉或椰粉来增加纤维含量。”

_
颜歆忆(营养师)



大多数豆类属高纤食物

“民以食为天,如何把膳食纤维融入日常饮食中呢?其实并不难。以下是几个可参考的食谱。

咸味燕麦粥食谱(1人份)
■材料:
燕麦片¼杯
燕麦麸¼杯
绞肉(任何肉类皆可)适量
洋葱适量(切碎)
大蒜1瓣(剁碎)
香菰或其他蘑菰少许(切片)
蔬菜¼杯(如菠菜、白菜、胡萝卜)
酱油适量
橄榄油少许
黑胡椒适量
水1杯(可调整)

■做法:
-热锅加橄榄油,炒香大蒜、洋葱、蘑菰和绞肉。
-加入水,煮滚后加入燕麦片和燕麦麸。
-再加入蔬菜,搅拌均匀。
-用小火慢煮至浓稠(约5至8分钟)
-加入酱油和黑胡椒调味即可

其实豆类如扁豆、红豆、鹰嘴豆、黑豆、黄豆及天贝(tempeh)等被广泛归类为高纤维食物,是因为它们每100克(煮熟)通常含有5至15克膳食纤维,远高于一般谷物或蔬菜,是优质的植物蛋白与可溶性纤维来源,能改善肠道菌群及控制胆固醇。

根据营养学定义,当一种食物中每100克至少含有3克以上膳食纤维,即可被视为‘高纤维’食物。而大多数豆类都远远超过这个标准。

香辣天贝扁豆炒饭(适合2人份,高纤维兼高蛋白)
■主要食材:
熟扁豆(lentils)半杯
天贝100克(切丁)
糙米饭2碗(冷饭最好)
红洋葱半颗(切碎)
蒜头2瓣(切碎)
红辣椒1条(切片,或根据口味调整)
酱油1汤匙
黑胡椒少许
红棕油/橄榄油1汤匙(推荐用红棕油,抗氧化更高)
青葱/芫荽(装饰用,可选)

■做法:
-热锅下油,炒香蒜末、洋葱和辣椒片。
-加入天贝丁,煎至金黄微焦,炒出香气。
-加入煮熟的扁豆略炒,撒少许黑胡椒。
-倒入糙米饭一起炒匀,加入酱油调味。
-炒至均匀入味后,装盘,撒上青葱或芫荽增添风味。

奇亚籽椰子粉防便秘控食慾

坚果如花生、杏仁,种子类如南瓜籽、奇亚籽、椰丝和椰子粉,每100克都含有6至38克不等的膳食纤维,远高于‘一般食物≥3克’符合高纤的标准。例如奇亚籽每100克含34克纤维、椰子粉约38克,都是名副其实的‘高纤王’。

它们的好处不是高纤维而已,当中的不溶性纤维帮助排便顺畅、预防便秘、促进肠道健康也能延缓消化,同时帮助控制食欲。

椰丝作为一种天然食材,也为膳食纤维的摄取提供了补充。它的高纤维含量使它成为一种理想的食品添加剂,可以有效增加膳食纤维密度。

谈到椰丝,我们不得不提到大马传统糕点中的经典,如红龟糕、椰丝粿(kuih koci)和椰丝糯米糕(pulut inti)。

椰香花生能量球(高纤、高能、无添加糖,适合早餐或零食)
■材料(约8颗):
椰子粉2汤匙(或干椰丝)
花生酱2汤匙(无糖)
燕麦片½杯
亚麻籽粉1汤匙(可选,增加纤维)
蜂蜜1汤匙(或用枣泥代替)
椰子油1汤匙(可选)
盐一小撮(提味)
椰丝适量(外层裹粉)

■做法:
-将所有材料放入碗中混合搅拌,揉成不黏手的团状(太干可加少许水或椰子油)。
-分成小团,搓成圆球状。
-滚一层椰丝作外层装饰。
-放入冰箱冷藏30分钟定型即可享用

超级纤维食物改善肠道健康

除了日常食物中的天然纤维,某些食物被称为‘超级纤维食物’,它们含有高浓度的膳食纤维,有助于改善肠道健康,比如洋车前子壳、菊粉等。

洋车前子壳(psyllium husk)是一种非常有名的可溶性纤维来源,通常以粉末或颗粒形式出现。它能吸水膨胀,帮助改善肠道蠕动、降低胆固醇并软化粪便。常见的用法是将它加入水或饮料中,或作为高纤维饮食的一部分。摄入洋车前子壳时一定要搭配足够的水分,以避免肠道不适。

菊粉(inulin)是一种天然存在于植物中的可溶性纤维,同时也是一种‘益生元’,它能促进肠道内益生菌的生长,从而有助于肠道健康。菊粉广泛存在于洋葱、大蒜及香蕉等食物中,且常被添加到优格乳、健康饮品等产品中作为纤维补充成分。

然而,菊粉虽然对大多数人有益,但不宜过量摄取。建议初次摄取时可以从2至3克开始,逐渐增加到5至10克之间,避免一次性大量摄入。过量摄取菊粉可能引起肠胃不适,如腹胀及腹泻等,尤其是对于某些肠胃敏感的人群,或是那些对可酵解食物(FODMAP)即发酵性寡糖、双糖、单糖和多元醇不耐受的人,可能会出现不适反应。

因此,对于这些人群,特别是有FODMAP不耐受症状的人,建议避免摄取含菊粉的食物,或者在摄取时要格外小心,并逐步观察自己的身体反应。如果出现不适,建议停止摄取。

尽管超级纤维食物很方便,但建议优先通过天然食物补充膳食纤维,补充品可以作为辅助使用。每个人的肠道反应不同,部分人可能会对某些纤维成分过敏,因此建议从少量开始,观察身体反应。

_
秦子睿(营养师)

 

滥用排毒产品或损肠道健康

许多人因膳食纤维摄取不足而便秘,转而依赖所谓的‘排毒产品’来促进排便。这些产品有的含有高纤成分如洋车前子壳或奇亚籽,能温和地增加粪便体积及促进排便。

但也有些添加刺激性泻剂,如番泻叶、大黄、蓖麻油及芦荟乳胶等,通过刺激肠道神经来加速排便。长期使用这些刺激性成分可能导致肠道依赖性,甚至损伤肠道健康。

如果考虑使用排便产品,建议仔细查看标签,选择温和、高纤且无刺激成分的配方。维持顺畅排便的关键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多吃高纤蔬果、全谷类和豆类、多喝水、保持运动和规律作息,而非长期依赖保健品。身体的排毒系统自带‘过滤机制’,日常饮食是最根本的保养。

须强调,膳食纤维不只是‘帮助排便’这么简单,它更是维护肠道健康、控制血糖及预防慢性病的关键营养素。通过日常饮食中加入坚果种子、豆类及豆制品、全谷类与丰富蔬果,我们就能轻松达到每日建议的25至30克纤维摄取量。

一天吃满30克纤维有窍门

如何在一天内摄入30克膳食纤维呢?其实要吃满30克纤维并不难,关键是选择全天然食物和聪明搭配。每天有意识地安排食物种类与组合,就能轻松吃满30克纤维,为肠道与整体健康打下紥实基础,可参考以下的一日餐单。
早餐:
一杯燕麦豆奶(可加1汤匙奇亚籽) 等于8克膳食纤维
一颗椰香花生能量球(含椰子粉、燕麦、花生酱)等于4克膳食纤维

上午加餐:
一个苹果(带皮)等于4克膳食纤维
一小把南瓜籽或杏仁等于3克膳食纤维

午餐:
香辣天贝扁豆炒饭(糙米、扁豆、天贝及蔬菜)等于8克膳食纤维

晚餐:
一碗味噌汤加豆腐及海带
一盘炒杂菜(西兰花、胡萝卜及蘑菰)等于3克膳食纤维
一天下来总计,轻松达到30克膳食纤维要求。

这里也附上一些关于如何轻松达到每日30克膳食纤维的小贴士。多吃全谷类如糙米、燕麦及玉米。在每一餐加入豆类、天贝及豆腐,零食多选择坚果与种子类,水果连皮吃、蔬菜不过度烹煮以及水要喝够,以帮助膳食纤维发挥作用。聪明搭配、用心准备,吃得天然又营养,让健康从每一餐开始。”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2025.10.02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