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糖成瘾 阻瘦素操作 糖税抗肥胖降糖尿病
医句话:
日前,政府在2022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扩大含糖饮料的国内税,当中包括含有巧克力、可可麦芽、咖啡和茶的混合式饮料,这也认同了自2019年7月落实的糖税政策,对提高国民健康的重要性。糖和肥胖息息相关,而肥胖就是三高(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罪魁祸首,也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人们把每天的添加糖摄取含量控制在10%总热量,最好是5%,即5茶匙的糖。
医句话:
日前,政府在2022年财政预算案中宣布,扩大含糖饮料的国内税,当中包括含有巧克力、可可麦芽、咖啡和茶的混合式饮料,这也认同了自2019年7月落实的糖税政策,对提高国民健康的重要性。糖和肥胖息息相关,而肥胖就是三高(高血糖、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罪魁祸首,也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人们把每天的添加糖摄取含量控制在10%总热量,最好是5%,即5茶匙的糖。
医句话:
当一个人忽然发现半边脸无法动弹、嘴角扁平,可能一只眼睛也合不紧,第一直觉都会以为自己中风了。其实能够造成面瘫的原因很多,贝尔氏麻痺症是其中一种导致脸部单侧麻痺的颜面神经疾病,并不会致命,大多数人都能在2周至3个月内康复。若是中风所致,影响范围集中在脸下半部,症状也不局限在脸上,多数会影响手脚。不过为了健康着想,还是建议大众到医院检查更为妥当。
“俗称‘面瘫’的颜面神经麻痺的致病因素很多,可分为两种:发生在大脑里的‘中枢性麻痺’,譬如脑中风或脑肿瘤等;第二种则发生在脑外的‘周边性麻痺’,譬如感染、耳朵疾病、发炎或神经类疾病等。在排除种种因素后,无具体原因造成的面瘫,便归为贝尔氏麻痺症(Bell’s Palsy)。
贝尔氏麻痺症属于周边性麻痺,因神经线急性发炎导致。颜面神经是脑干分支出来的第七对神经线,左右两边成一对,再衍生至脸部,负责控制脸部肌肉,也会传递味觉给脑部、控制泪腺和唾液分泌等。
医句话:
透过免疫疗法,晚期肺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大幅提升,达到了32%。可惜资源有限,并非所有人得以接受免疫疗法,尤其是政府医院就医的患者。不过,COVID-19也为我们带来了一些经验,像是公共-私营合作制能够良好合作以共同应对和管理疫情。这也可能是肺癌创新治疗就医途径方面的一个有效解决方案。
“随着COVID-19病例的增加,包括令人担忧的变种病毒,我国的医疗系统,包括癌症服务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许多政府医院不得不重新分配资源、医护人员和床位来治疗COVID-19患者。许多门诊预约被取消、急诊室变得拥挤、择期手术被转诊到其他医院等。
医句话: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会否导致失智,答案是肯定的,不过要如何确定这是慢性硬脑膜下血肿、中风还是失智症所造成,真的非常困难,所以我们转向长期影响,如言语问题、肢体无力或麻木、思维问题和记忆问题、头痛逐渐性恶化等,这些皆为进展性神经功能障碍。
“一般而言,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经常会发生在长者身上,而发生的头部外伤也并不如年轻患者般简单,长者可能会因此而引发肉眼看不见的头部创伤。
头部创伤症状通常只会在事发几周后才会出现或被发现,它可能以头痛加剧的形式出现,并伴有神经功能障碍,例如手臂或腿部无力以及言语障碍,伴随着头颅内的积液不断对大脑施加压力,患者也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
医句话:
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以长者居多,因为人的大脑会随着年龄增长而缩小,但颅骨大小相同,因此空间更大,也就等于硬脑膜和大脑之间的空间会更大。
因此,如果血液停留在缝隙中,大脑会因颅骨、血肿和硬脑膜停留在同一位置而受到挤压,如果血肿滞留,它将不断挤压脑部,造成类似中风的症状。
“千万别轻忽头部碰撞,尤其是长者,因为这有可能会造成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在这之前,我想说一个真实的案例作为开头。
某天早晨,当68岁的杨先生正要从家门前的地板上捡起一份报纸时,他不小心滑了一跤,头部撞上了附近的鞋柜。尽管他的头皮上已经出现了瘀伤的痕迹,伤口甚至可能已经出现轻微但持续的出血症状,但也可能是他服用抗凝血药的缘故,杨先生不以为然,认为出不了什么大事。
医句话:
肾脏和心脏如同一对密不可分的双胞胎,许多患者在罹患肾病之后,心脏问题也随之出现。不仅如此,当慢性肾病患合并心血管疾病时,病情会更为复杂或严重,会有更多堵塞、硬化和钙化的血管。治疗这类患者非常具挑战性,一些心衰药物和降压药可能造成肾损伤。因此,医生需要经常密切监测这对“姐妹器官”的状况,查看治疗是否造成任何副作用或功能恶化。
“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两颗肾脏,分别具备约100万个肾元(nephron),主要是通过超滤作用(ultrafiltration)调节血液中的水分和溶解物质,重新吸收有用的物质,并将代谢废物、毒素、多余的水分和矿物质以尿液的形式排出体外。肾脏也具备其他功能,包括调节血压、激活维生素D以保持骨骼强健,以及促进红血球的生成。这也说明了为何贫血是慢性肾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医句话:
尿液在排放时会因速度及距离下冲击马桶水面而形成泡沫,在正常情况下,这些泡沫顶多是维持3至5秒就会消失,但若是泡沫持续超过5秒甚至数分钟后仍在,且目测形状较大,那必须注意或是肾病症候群发出的早期讯号,因此通过异常尿液泡沫可及时揪出肾脏的问题。
医识力线上工作坊: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高尿酸血症 伤肾又伤“心”
日期:2021年9月12日(周日)
主讲人:泌尿外科顾问罗华伦医生、家庭医学专科顾问陈欣怡医生
陈欣怡医生解答:
问1:高尿酸是指尿有酸性吗?那我多吃一些硷性食物就可以中和酸性吗?
答:在日本曾有一项科学研究,研究单位在25位女性中检测你们的尿液中酸性度,然后让你们吃一些所谓硷性食物,就是比较多的蔬菜和水果,再检验你们的尿液的酸硷值,结果酸性降低。不过,由于这个科研所触及的人数很少,而在实验当中,会给你们多吃蔬菜水果,而肉类则是属于酸性,嘌呤都是很高,如果你完全戒掉肉类,尿酸指数当然偏低。
心悸(Palpitation)指的是心跳不规律的不适现象,有时伴有眩晕和呼吸困难。一般大众认知的心悸就是心律不整,其实,心律不整会造成心悸,但是心悸也可能是其他重大疾病的症状之一。
虽然心脏每分每秒都在跳动,但正常情况下,我们并不会感觉到心跳的节奏。正常成人的心跳每分钟60~100次,如果超过100次,就是心跳过快,医学上叫作心动过速(Tachycardia)。
心脏疾病是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头号杀手,配合每年9月29日世界心脏日到来,《医识力》专访了双威医疗中心心脏内科及心电生理专科顾问医生侯安琪(Dr How Ann Kee),希望能够唤起民众对心脏健康的认知,了解心悸问题,进而更清楚如何保有一颗健康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