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森宇 / 人体里的重金属 天使还是恶魔?
人体内一般都含有少量的重金属,当中包括大家熟知的铁质(iron) 和锌(zinc),这两种重金属在对于人体的运作以及新陈代谢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当然,重金属的列表当中也有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例如铅(lead)、汞(mercury)、砷(arsenic)以及镉(cadmium)。这些有害的重金属会与细胞内的关键分子结合,阻碍正常的生理功能,可能导致严重甚至不可逆的损害。
- 重金属是怎么样进入我们的身体的?
- 摄入(ingestion)
- 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被污染的水,重金属可进入消化系统并被身体吸收。饮食当中的例子也包括过度摄入受污染的深海鱼及受污染的农作物,使用重金属超标的餐具等。
- 通过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饮用被污染的水,重金属可进入消化系统并被身体吸收。饮食当中的例子也包括过度摄入受污染的深海鱼及受污染的农作物,使用重金属超标的餐具等。
- 吸入(inhalation)
- 在工业生产或污染环境中,吸入含有重金属的微粒或蒸气可能导致中毒。从事采矿、冶炼、化工及电子废弃物处理等行业的人群更容易在工作环境中,没有做好全面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吸入过量的重金属微粒。
- 在工业生产或污染环境中,吸入含有重金属的微粒或蒸气可能导致中毒。从事采矿、冶炼、化工及电子废弃物处理等行业的人群更容易在工作环境中,没有做好全面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吸入过量的重金属微粒。
- 皮肤接触(dermal contact)
- 直接接触含重金属的物质,特别是在有伤口的情况下,可能导致重金属进入体内。
- 所以,餐具的选择也有可能无意中导致重金属颗粒进入人体,进而导致血液里出现超标的重金属。
- 摄入(ingestion)
- 怎么做才可以避免这样的情况呢?
- 餐具材质选择
- 选择不锈钢的餐具,例如304或316认证的食品级不锈钢,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重金属释放量极低,安全性更高。
- 选择不锈钢的餐具,例如304或316认证的食品级不锈钢,具有较好的抗腐蚀性,重金属释放量极低,安全性更高。
- 餐具完整性
- 不使用出现裂缝或是刮痕的餐具,裂缝意味着金属餐具的表面被破坏,可能导致重金属颗粒的释放,对身体造成伤害。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出现裂缝的餐具让清洗变得更加困难,水分容易堆积,更容易滋生细菌。
- 不使用出现裂缝或是刮痕的餐具,裂缝意味着金属餐具的表面被破坏,可能导致重金属颗粒的释放,对身体造成伤害。食品安全的角度来说,出现裂缝的餐具让清洗变得更加困难,水分容易堆积,更容易滋生细菌。
- 餐具的存放
- 避免将酸性或高盐分的食物长时间存放于金属容器中,例如不要把金属汤匙插在番茄酱瓶内。酸盐环境可能与金属发生化学作用,导致重金属析出。
- 餐具材质选择
一般而言,确认重金属中毒需检测患者的血液、头发与指甲,同时也要评估居住环境、水源与食物等因素。仅凭单一检测报告,难以断定中毒必然由某一特定物质所致。
生活环境中的重金属污染可能无处不在。除了选择安全的餐具,更重要的是关注整体生活环境的品质,避免长期暴露于高浓度重金属污染源,例如工业区废水、老旧水管或工业区周边的土壤污染。透过改善水质、空气和土壤品质,可显著降低重金属暴露的风险。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营”食专栏 · 张森宇(饮食治疗师)· 2025.09.1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