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血尿伴剧痛 当心肾肿瘤作祟
医识力现场讲座
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肠瘤免开刀?血尿非小事?
——内视镜与泌尿镜下的个性化治疗
日期:2/8/2025(周六)
主讲人:泌尿外科顾问郑凯阳医生、肝肠胃内科顾问魏立德医生
主持:营养师刘怀友
医识力现场讲座
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肠瘤免开刀?血尿非小事?
——内视镜与泌尿镜下的个性化治疗
日期:2/8/2025(周六)
主讲人:泌尿外科顾问郑凯阳医生、肝肠胃内科顾问魏立德医生
主持:营养师刘怀友
医句话:
渐进式腹膜透析善用患者的残余肾功能,采用比标准腹膜透析更低的剂量,减少每日透析次数,为患者带来更多便利。对整体医疗体系而言,也能大幅降低资源消耗,即平均每3名患者节省下来的透析液,就足以额外支援1名患者接受治疗。
“近年来,医学界逐渐推崇一种更灵活且以患者为中心的透析方式,即渐进式腹膜透析(Incremental Peritoneal Dialysis,IPD)。这种方式在治疗初期采用较低剂量的透析处方,随着患者肾功能逐步衰退,再逐步调整至标准剂量。相较传统模式,IPD不仅更符合个体化治疗原则,也被认为对患者身体负担较小,具备更佳的成本效益。
对于晚期肾病患而言,肾脏移植应是优先考虑的治疗方式。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如愿接受移植,若暂时无法进行肾脏移植,透析(俗称‘洗肾’)便成为退而求其次的选项。
腹膜透析应视为首选
在透析治疗中,相较于血液透析(haemodialysis),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更具优势。只要患者条件合适,腹膜透析应视为首选。虽然腹膜透析自1980年代已引进,但直到近年才逐渐普及。
医句话:
血尿指的是尿液中掺杂血丝,它可能只是细菌感染或结石所造成,但亦可能是一些泌尿系统癌症如膀胱癌或肾肿瘤的前兆。在绝大部分泌尿癌症在初期几乎毫无症状下,血尿无疑就是可发现潜伏癌症那极少数的“蛛丝马迹”,只要能及早发现,就足以改变接下来的治疗方案。
医识力现场论坛 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男人最痛
日期:2025年6月21日(周六)
主讲人:泌尿外科顾问拿督骆泽锌医生及范恒银医生;普通外科顾问谢嘉辉医生。
主持人:营养师陈燕霓
1)前列腺癌在初期会有疼痛的感觉吗?我认识的患者,一发现就是第四期。该如何及早注意症状?
答:前列腺癌在初期不会引起疼痛,甚至完全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很难察觉异常。唯一能够早期发现前列腺癌的方法是定期进行筛检,其中最常用的是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检测。PSA检测并非诊断工具。指数高不一定代表罹癌,指数正常也不保证完全没有癌症,但它是初步评估前列腺癌风险的最佳方式。若PSA指数偏高,表示风险较高,需进一步接受更详尽的检查;若指数持续偏低,则可减少筛检的频率。医学界呼吁50岁以上男性定期接受PSA检测,以及早发现异常。
医句话:
痔疮虽常见,但也可能恶化成急症;肛瘘使肛门反复流脓,就像“老鼠偷粪”;疝气会鼓起肿块,严重时可致肠坏死。这3种疾病症状相似,尤其痔疮与肛瘘,都可能引起疼痛、出血、肿胀。因此,若肛门出现不适,别自行判断,应由医生专业评估,以找出病因。
医句话:
迈入中年的男性最常面对的泌尿问题就是排尿受阻,这是前列腺增生所引起的必然影响。另外腰痛及血尿被视为肾结石最直接体现的症状,也是泌尿科医生在门诊常见的病例之一。得利于科技进步,如今在治疗前述问题时,医生有了更多新技术,也能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
医识力现场论坛 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守住肾脏,护住心脏!—— 心肾相煎何太急?
日期:2025年3月2日(周日)
主讲人:大马肾脏科学会主席林仕军教授、肾脏内科顾问方文权医生、心脏内科顾问黄德威医生
主持:饮食治疗师陈依婷
1)有尿蛋白的癌症患者,是否能使用酮酸甚至SGLT-2抑制剂呢?这些药物会否影响癌症治疗或患者生存率?
答:你的问题是很常见的,确实现在很多癌症患者也有尿蛋白的问题,不过可以从3个情况来讨论这个问题,第一就是癌症患者同时有慢性肾病(CKD),而CKD是造成尿蛋白的原因。第二种情况就是癌症引发免疫系统的异常反应而导致肾炎,在临床上也很常见。
医识力现场论坛 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守住肾脏,护住心脏!—— 心肾相煎何太急?
日期:2025年3月2日(周日)
主讲人:大马肾脏科学会主席林仕军教授、肾脏内科顾问方文权医生、心脏内科顾问黄德威医生
主持:饮食治疗师陈依婷
1)医生,我的eGFR每年下降,该如何控制?是否须额外检查呢?再来如果已迈入第三期慢性肾病(CKD),是否还有逆转的可能性呢?目前eGFR为45%,是否能避免肾衰竭甚至洗肾?糖尿病患有比较高洗肾的风险,还能逆转吗?
答:首先我们必须厘清一个事实,那就是每个人的肾功能是会随着年龄而逐渐老化,但一个健康的人并不会因肾功能出现老化而迈入肾衰竭甚至洗肾阶段。正常健康的人在40岁后每年的肾功能下滑是介于0.5%至1%,但若是同时患有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或心血管疾病等,那肾功能的下降速度就会比较快,有些甚至每年下降超过5%。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在有生之年面对洗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