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病不可逆但可缓 及早介入 有生之年或免于洗肾
医句话:
慢性肾病可透过及早干预延缓病情恶化,最终或可免于洗肾。在管理和治疗方面,患者可采取低蛋白饮食配搭酮酸治疗,以及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此外,严谨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心脏衰竭的风险,对延缓CKD进程也至关重要。
医句话:
慢性肾病可透过及早干预延缓病情恶化,最终或可免于洗肾。在管理和治疗方面,患者可采取低蛋白饮食配搭酮酸治疗,以及对肾脏具有保护作用的药物。此外,严谨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降低心血管疾病和心脏衰竭的风险,对延缓CKD进程也至关重要。
医识力现场讲座: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中风、心脏病、洗肾、失明、截肢……——痛不欲生的糖尿病并发症
日期:2024年11月9日(周六)
主讲人:足与足踝矫形外科顾问蔡毓彬医生、肾脏内科顾问邱勇为医生
主持:营养师刘怀友
1. 足部有小小粒的鸡眼,要怎么处理,可以剪掉吗?
答:长鸡眼最重要是先找出原因。足底的鸡眼一般由不寻常的压力引起,站立或走路姿势不正确,身体向一侧倾斜有可能给足部施加更多的压力。有者的跖骨(metatarsal bones)长得比较长,会使到足部的某一部分受压,而容易长鸡眼。若怀疑自己有跖骨异常的问题,可能需要透过X光摄影进行检查。
市面上有各种鸡眼胶布和药水,但里面含有的药物成分会促使皮肤受伤,不鼓励使用,尤其是糖尿病患,皮肤的伤口更难愈合,也更容易引发细菌感染,带来棘手的问题。
医句话:
在我国有近70%慢性肾病患是在政府诊所接受治疗,但时至今时今日仍有不少患者在被医生告知肾丝球过滤率低于30%时,才第一次知道自己的肾功能如此差;可是根据我国肾脏治疗指南,只有在肾功能低于30%才会转介给肾脏科医生,也因此大马肾脏科学会联合不同医疗单位,共同研发出MyCKD CPG应用程序,同时纳入肾功能风险评估,以期可及早发现高风险患者并减少日后须洗肾的人数。
“人的肾脏位于腹膜后,类似蚕豆,大小与成年人拳头相近。一旦肾脏出现疾病,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严重问题,甚至有死亡风险,这是因为肾脏主要功能是过滤血液、排出体内废物及多余水分,并且可维持电解质平衡,所以把它称之为人体重要器官之一并不为过。
在众多肾脏疾病中包括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肾丝球肾炎、多囊肾病、尿路结石以及最广为人知的慢性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其中急性最常见就是AKI,而慢性就是CKD。
问:我爸爸今年76岁,日前因为确诊COVID-19做了X光扫描,发现肺炎和纤维化肺泡硬化,住院两个星期用了几种抗生素治疗,痰液中找不到任何病毒,也找不出其它发炎的原因,发炎指数还是偏高,白血球也是偏高,现在是肺水肿还有肾脏功能变差,排尿量变少。医生建议短暂洗肾观察。
Q1: 我们都听从医生指示,不过我们想搞清楚,短暂洗肾需要多久?会不会日后需要长期洗肾呢?
Q2: 如果洗肾能不能够将血液内的病毒排出呢?
Q3: 短暂洗肾还有什么风险?
感谢医生给我们建议。
医生解答:
“有位80岁的伯伯已经洗肾五六年,因为牙齿不好几乎以流质食物补充营养,但近期开始出现肠胃不适的状况,除了拉肚子外,也吃不下东西,在3个月内体重下降5公斤,结果有一次伯伯从轮椅站起来的时候跌倒,造成股骨头骨折,目前还在住院治疗。”
舒民诊所院长王舒民医生表示,接受血液及腹膜透析除了排除体内的代谢废物与多余的电解质外,胺基酸、微量元素、水溶性维生素,如B1、B6、B12与叶酸等,也可能在透析过程中流失。
“后来抽血检验发现,伯伯血中的白蛋白浓度已从4.3mg/dL降到3.5mg/dL且出现肾性贫血,建议他要适时使用营养辅助品。”
除了摄取足够的热量、蛋白质,需要补充维生素B12、叶酸、肉酸与牛磺酸等重要营养素,有助于维持肌肉张力,减少跌倒或者住院的风险。
蛋白质-热量耗损 CKD预后指标
倘若蛋白质和热量摄取不足,身体就会开始消耗体内肌肉蛋白。根据统计约有一半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会面临“蛋白质-热量耗损”的问题,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体重减轻等状况。蛋白质-热量耗损当然会影响生活的品质,会使病人的住院率、死亡率上升。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而言,蛋白质-热量耗损是重要的预后指标。
医识力现场讲座
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肾脏病的治疗与护理-超越无知,开启无限可能
日期:17/3/2024(周日)
主讲人:肾脏内科顾问林仕军教授
主持:饮食治疗师林乐祥
●洗腎
Q1:请问医生,为什么有些病患,之前是洗水的,但是后期却必须洗血,而且要从患者的颈部下方开管来洗血呢?医生是说病患受细菌感染,只是通常洗血不是直接在手部开管洗吗?
Q2:请问医生,医生如何判断病患需要洗水或者洗血呢?
Q3:如果已开始洗肾,是否还可以喝水到1.5公升呢?
医生解答:
医识力现场讲座: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肾脏病的治疗与护理——超越无知,开启无限可能
日期:2024年3月17日(周日)
主讲人:肾脏内科顾问林仕军教授
主持:饮食治疗师林乐祥
●治疗篇
Q1:患者30岁,肾丝球过滤率(eGFR)是18,肌酸肝为361,没有三高;请问是否可以考虑酮酸治疗或SGLT-2抑制剂呢?尿蛋白为1+,有在服用高血压、糖尿病及尿酸药物,吃了一年又8个月的药物,eGFR还是维持在18,该怎办?
Q2:目前每天有在服用糖尿病、高血压及胆固醇等药物,这是否会加速肾功能流失呢?
Q3:我是一名糖尿病患,之前怀疑是因服用益生菌而导致肾脏受损,肌酸肝也上到500多,是否还能逆转呢?
医句话:
肾脏病患在确认需要洗肾后,血管外科医生会为他进行瘘管建立手术。洗肾过程中面对瘘管狭窄或堵塞问题,同样交由血管外科医生操刀。病患等待排期期间,恐有细菌感染风险。我国首开先例,经过培训的介入性肾脏科医生,可做扫描、活检、植入透析导管及瘘管疏通手术,简化转介的程序,让病患免去等待之苦,也降低了导管细菌感染的风险。
“肾脏病患在进行血液透析治疗(俗称洗肾)前,需由血管外科医生为他建立一个洗肾的瘘管(fistula)。洗肾瘘管指的就是把动脉和静脉连接在一起,以让动脉的血液直接进到静脉里面,以便在静脉成熟时,可反复插管进行血液透析。
动静脉瘘管Vs人工血管
瘘管主要可分为两种,即动静脉瘘管(Arterio-venous Fistula,AVF)及人工血管(Arterio-venous Graft,AVG)。
医句话: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并不是竞争关系,两者是可以相辅的。有些血液透析患者最终会需要腹膜透析,反之亦然。举例,当患者已经没有更多的静脉放置导管,就只能选择腹部了,并不是说选择哪种透析治疗就得“从一而终”的。
唐:唐嘉绵医生
罗:罗杰泷医生
问① 患上慢性肾病,最终都要“洗肾”吗?
唐:所谓慢性肾病,意味着肾脏已遭受到无法逆转的损害,临床上分成5期。当一个人的肾功能低于15%,即处于慢性肾病第五期;当第五期慢性肾病进入到最后阶段,即末期肾病,便需要肾脏替代疗法,像是肾脏移植或透析治疗以维持生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