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长者猝死 多因血管阻塞 年轻人倒地 多是心律异常
医识力现场论坛 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心乱跳,肠出血,血管快爆了!——3大沉默杀手,不痛不痒也致命
日期:2025年9月27日(周六)
主讲人:心脏内科顾问李立群医生、血管及血管内腔外科顾问陈楷栋医生、肝肠胃内科顾问曾瀚庆医生。
主持人:饮食治疗师陈依婷
1)如何确定是AFib,还是普通的心率过速?AFib是不是心跳一直快?
答: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ib)的主要特征是心跳不规律,通常偏快,但部分类型的AFib属于“慢型”(slow AFib),会表现为心跳过慢。
因此,要确认是否是AFib,不能只凭感觉判断,而必须透过医学检查。建议接受心电图(ECG)检查。
2)73岁,每一次冲凉后、去巴刹或外出回来,就会眼前一黑,心跳很快觉得难受,医院检查后是心律不整(arrhythmia),没有高血压却被医生安排吃高血压的药,控制不得,结果于7月15日在医院安排做了一个由心脏电生理学医生(Electrophysiologist,EP)执行的消融术,改善了很多。我现在还需要注意什么?
答:这看起来是AFib(心律不整的一种)。你提到没有高血压却被安排吃降压药,那很可能是β-受体阻断剂(beta-blocker),这类药物虽属于降压药,但同时也常用于控制心跳。
在完成消融术后,日常生活中并没有特别需要避免的事,只要依照医生指示定时服药,并按时回诊追踪即可。
3)接受PFA后,AFib还会再出现吗?
答:脉冲场消融术(Pulsed Field Ablation,PFA)是近年最新应用的消融术,复发风险相对比传统消融术低,目前我们医院的数据显示,复发率已降至低于10%。
不过,AFib仍可能因出现另一条异常传导路径,或被阻断的异常电路重新连接而复发,但PFA确实有助于降低复发的几率。
4)室上性心跳过速(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烧了电线(wire)就能解决问题吗?
答:是的。一般上,“烧掉电线”(也就是消融术)能彻底解决SVT的问题,术后也不需要再服药。不过,就像上一题提到AFib一样,SVT也可能因另一条“电线”出问题而复发。
5)我有SVT和AFib,要如何作治疗比较好呢?
答:SVT与AFib是2种不同的心律不整,但有些SVT会引发AFib,比如预激症候群(Wolff-Parkinson-White,WPW syndrome)。这是一种心脏多出异常传导路径的疾病,可能先导致SVT,再进一步演变成AFib。
在治疗方面,根治的方法是由心脏电生理学医生(EP)进行消融术。在消融术前,医生可能会开立一些药物,比如β-受体阻断剂来控制心跳节律,或抗凝剂(anticoagulant)来预防AFib引发中风。
心脏内科顾问
6)我17岁的儿子昨天刚刚动了心室早期收缩(Premature Ventricular Contraction,PVC)的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手术出院。主诊医生说动手术时烧右边,症状出现在左边,烧左边而症状出现在右边,到最后说不能再烧了,他说发病位置位于左心室顶峰(Left Ventricular Summit,LV Summit),需要做PFA。请李医生可以解释一下LV Summit和PFA的治疗吗?
答:LV Summit是左心室流出道的顶端,靠近主动脉的敏感区域。患者应该是在这个部位发生心律失常。
这听起来属于比较复杂的个案,单凭你的描述难以完全掌握,比如消融的范围、手术失败的原因,是否因为出血、或是病灶太靠近窦房结或房室结,医生担心造成损伤,所以选择停止消融,这都需要进一步厘清。
PFA与RFA相比,更具选择性,对周边健康组织的伤害相对更小,因此可能会有所帮助。不过,这必须携带完整的手术报告,咨询心脏电生理学医生,才能全面评估情况。
7)有些人心肌肿大该怎么处理呢?
答:心肌肿大,在医学上称为肥厚性心肌症(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可能由不同病因引起,治疗方法也会因此而不同。
举例来说,高血压可能导致心肌肿大。当血压升高时,心脏需要更用力泵血,久而久之心肌会变厚,就像举重会让手臂肌肉增大一样。但问题在于,心肌变厚后可能会变得僵硬,虽然仍能有效收缩泵血,但却无法放松,这称为舒张功能障碍(diastolic dysfunction)。若心肌肿大由高血压引起,治疗的重点就是把血压控制好。
有些心肌肿大则没有明确病因,可能与遗传有关,导致心脏肌肉异常增厚。这时就需要评估患者可能面临的风险。
心肌肿大可能会引起心律不整,有时甚至会导致左心室流出道梗塞,阻碍血液流出,造成供血不足。患者可能会突然猝死,尤其是在剧烈运动时。
若存在这种潜在致命风险,医生可能会建议自动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Automatic 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AICD),或接受消融术。
8)最近报章上时常报导,年龄不大的小伙子,因打羽毛球或跑步就心肌梗塞离开了。倒下去,就没了!很吓人吖!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也是常运动者,经常踏脚踏车,那还能照常地做运动吗?是不是连运动也得给医生检查过才可以进行呢?
答:其实,大多数运动猝死者本身就有潜在的心脏问题,只是他们自己并不知道。
心脏主要由3大部分构成:血管、电路、心肌。年长者猝死多与血管阻塞有关;年轻人运动猝死通常都不是血管的问题,而是电路异常,比如WPW症候群,即天生心脏多一条异常传导路径。
少部分人则是心肌问题,比如肥厚性心肌症(HCM),即天生心脏肌肉过度增厚。这些往往属于先天性或遗传性疾病,需要检查才能确诊。
所以,若怀疑自己可能有这类疾病,或家族中有人有相关病史,建议就医检查。若真的确诊,就必须依医生建议来调整运动方式。至于一般人,可以照常运动,不需要过度担心。
9)如果超过60岁,虽然心血管风险评分(CV risk score)只是1,还是得吃抗凝剂(anticoagulant)?那吃了后是否不能运动,比如跑步,举重等?
答:这里应该是指抗血小板剂(antiplatelet),因为这类药物才与心血管疾病预防相关;抗凝剂主要是用于AFib患者,以降低中风风险。
不过,目前最新的研究已经显示,阿司匹林(aspirin)(一种抗血小板剂)并不适合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初级预防,因为出血风险往往高于带来的好处。因此,若单纯因为有心血管风险而服用阿司匹林,并不恰当。
但若已经发生过心脏病,那么医生可能会开立阿司匹林作为次级预防,以降低复发风险。
至于服用抗凝剂或抗血小板剂,最重要的是留意是否有出血迹象,对于运动并没有太大影响。
编按: 以上文字内容为医生不足够时间现场回应的问题,事后透过《医识力》版面回答。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