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疗法

未必钻心如痛风 尿酸高却不痛 小心肾结石

医句话:

尿酸指数的上升与肾脏结石有很大关联,因为尿酸就是形成结石的因素之一。由于结石隐藏在肾脏内部,再加上它“沉默不语”,想要及早发现它并非易事,因此实践预防之道如多喝水,必要时用上尿液硷化剂或是可行之道。

结石堵输尿管 尿液回流伤肾

“只要一谈及尿酸,很多人的第一念头就是痛风或是骨退化所引起的关节痛等,其实尿酸指数飙升也意味着肾脏结石的几率大大提升,而且更甚的是患者以为吃止痛药不痛了就以为没事,殊不知只是身体适应了疼痛,而藏在肾脏的结晶体并没有被清除,久而久之就堵塞了输尿管,从而造成尿液回流到肾脏,以致功能损害,最终须摘除肾脏。

疾病疗法

高血压中高龄者 反覆流鼻血 慎防中风前兆

医句话:

对于一些慢性病长者,如高血压患者,在流鼻血后1至6个月内,中风的风险也较高。此外,鼻腔或鼻咽肿瘤亦可能导致流鼻血,因此流鼻血有时并不是单纯的发热气或擦伤流血如此简单。

血压升高 鼻腔血管破裂出血

"流鼻血是生活中常遇见的一种情况,但绝不可等闲视之,因为除了受伤所造成之外,流鼻血或正式学术语为鼻衄(epistaxis)更可能是其他生理因素产生变化所带出的警号,比如说血管硬化丶血压指数飙升,甚至是脑中风等,亦可能会造成反复性流鼻血,因此对于长者而言,只要发现流鼻血除了须立即抢救之余,更必须深入追踪是否有其他潜伏因素等。

疾病疗法

右侧具侵略性 左侧手术治愈差 大肠癌发病位置影响疗效

医句话:

在预防大肠癌的征途上,令人感到不安的是,我们花这么多的精力和费用来治疗晚期大肠癌,但花在切除息肉和早期癌症上的时间和金钱却很少。我们应该仿效美国,通过提高筛检率来预防和降低大肠癌的病发和死亡率。

长期便血诱发贫血

“在马来西亚,大肠癌是第二常见癌症,并且好发于50岁以上男女,不过,临床上已有越来越多年轻的大肠癌患者,而且许多出现症状的患者都被确诊为晚期大肠癌。

由于缺乏醒觉及难以获得医疗保健或检验,造成被确诊晚期大肠癌的郊区患者比城市患者来得更高。我们需要更努力提升人民对大肠癌的醒觉。

便血是大肠癌的其中一个症状,当出现便血症状的时候,表示肠内肿瘤已经出血,病人可能已经有贫血的症状了。

疾病疗法

轻忽幽门杆菌感染 胃癌风险高四五倍

医句话:

如果一个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却不好好治疗,其患上胃癌的风险将比常人高出4至5倍。但那是否意味着,一个人在成功根除了幽门螺旋杆菌后,他就不会患上胃癌吗?实际上,胃癌的发生是多重因子造成的,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丶生活及饮食习惯及基因等因素。根据流行病学的调查以及推估,大约有70%的胃癌可归因于幽门杆菌的感染,但有另外30%的胃癌与幽门杆菌无关。

半数消化不良 幽门菌作祟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现今非常普遍的细菌感染,该细菌可以寄生在人体的胃部并引发各种胃部症状。如果民众知道自己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不要迟疑,应尽早进行治疗以除菌,因为该细菌感染带来的坏处有许多。

首先,我们知道幽门螺旋杆菌可导致急性和慢性胃发炎,也是消化性溃疡尤其是十二指肠溃疡的发病因子,更是胃癌和胃淋巴癌的重要致病因子。

疾病疗法

提早给大肠照镜.别让息肉越长越大


虽然结直肠癌是继乳癌後,大马的第二大癌症“杀手”,它却是少有可以通过提早进行大肠内窥镜筛检,即可“避免”发生的癌症。此外,早期诊断與治疗,也提高了大肠癌的治疗成功率,並降低死亡率。

根據数據显示,大部份结直肠癌患者就医时已是中晚期,那是因为结直肠癌早期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且大部份公众皆认为,“我没有症状,为甚麼要做检查?”,甚至对於大肠内窥镜筛检存在许多顾忌與恐惧。

双威医疗中心肠胃肝脏专科陈引顺医生指出,通过提早进行大肠内窥镜筛检不仅可以提早发现结直肠癌,更可以避免癌症!

“其他癌症筛检,如乳房筛查只能提早发现乳癌、提早治疗,却无法避免。但是,由於结直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成,而息肉需要5至10年的时间才会病变成癌症,因此,提早进行筛检,将息肉切除,就可以避免癌症发生了!”

大肠癌的筛检方法有多種,包括介入及非介入性。

非介入性筛检包括粪便潜血检查FOBT、M2PK、DNA、影像学检查等。在我国较为普遍且大众负担得起的是粪便潜血检查。至於介入性的筛检则是大肠内窥镜筛检,它是诊断大肠癌的“黄金标准”,准确度超过95%。

疾病疗法

爱是一种生命的延续

33岁的阮小姐,12年前嫁到台湾,2017年3月因血压居高不下、严重水肿到肾脏科求诊,发现有慢性肾衰竭问题。5月开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等待肾脏移植的机会,依据经验,通常需等上5至7年时间。阮小姐在越南的父亲得知消息,不忍心女儿洗肾度日,跨海来台捐赠肾脏,于2017年10月在本院成功完成肾脏移植手术,父亲术后5天出院,阮女术后恢复良好,目前持续于门诊追踪。

肾脏末期病变的病人,每星期必须到医院接受3次的血液透析,或者是在家里每天自己做腹膜透析。透过洗肾虽然可以延续病人生命,但是对病人个人及家庭而言,所造成的影响是很难计量的,更对国家社会福利产生相当冲击。此类病人,如能接受肾脏移植手术,不但可以大幅提升病人的生活品质,也可以减少后续医疗费用支出。

疾病疗法

眼科进入3D可视化时代 医生老花也能淡定动手术

医句话:

眼科的医疗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今的科技不但可提高治疗病人的疗效,同时也提供医生和医药人员更多信心,提高操作精准性,减少并发症,进而提升治疗效率和安全性,让医患同时为治疗取得双赢收效。

国大首使用3D新技术教学

“3D可视化系统(3D visualization system)是一种特别为眼科手术而设的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这项系统已有很大的改善和进步。

日前,国立大学在2019年8月获得眼科手术系统生产商借出新一代3D可视化系统,供眼科医学院教学用途,我院也成为了全国第一所使用新一代3D可视化系统,提供眼科研究生专科培训的眼科医学院。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个月,但是却让教学者或学生获益不浅。

疾病疗法

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辅导员?没有谁比谁更好 只有适合与否

医句话:
随着医学知识的普及化,普罗大众对心理或精神疾病也逐渐有所了解,再加上政府尤其是卫生部及非政府组织等不断推广与心理或精神疾病有关的资讯,愿意前往治疗的人也越来越多。然而,一般普罗大众对精神科医生(psychiatrist)及临床心理治疗师(clinical psychologist)的区别也只是一知半解。究竟在哪些情况该见精神科医生?哪些时候应该寻求心理治疗师?那注册辅导员(counsellor)又扮演怎样的角色呢?谁的治疗又更有效呢?其实并没有谁比谁更好的治疗,只有谁比谁更适合治疗患者的状况而已。

精神疾病3大因素
“精神或心理疾病的成因多数并非由单一的因素造成,一般可考量3个因素,即生理因素丶心理因素及外在因素。

1)生理因素

疾病疗法

走向客制化治疗 精神疾病 非吃药不可

医句话:

一谈及精神疾病治疗,一般人通常会浮现3个念头,那就是“见精神科医生一定要吃药”丶“一辈子都要吃药”以及“长期吃药一定伤肝伤肾”,因着这类迷思的存在,造成很多患者拒绝咨询医生,以致延误抢救,甚至造成病情恶化,实属可惜,其实针对精神疾病比如忧郁症而言,药物只是治疗方法中其中之一,尚有更多非药物治疗的方法,比如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丶家庭辅导(family therapy)丶认知行为治疗法(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及运动等,并非人人都须吃药才能痊愈。

轻度患者可不用药

疾病疗法

世卫:幽门菌列一级致癌物 治疗简单 再感染率<1%

医句话:

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其实很简单,只需要口服两种抗生素结合一种降低胃酸的药物,疗程为期14天。在马来西亚,所使用的抗生素为克拉霉素和安莫西林,而所使用的降低胃酸的药物为质子泵抑制剂,这个治疗组合的治疗成功率可达92%。感染者一生中只需要进行一次的杀菌治疗,因为在成功杀菌后,再感染到幽门杆菌的几率少过1%。

诱肠化生 细胞由好变坏

“众所皆知,幽门螺旋杆菌可以导致胃发炎,若不好好治疗,更可以提高带菌者罹患胃溃汤和胃癌的风险。

慢性胃炎的发展过程可以从浅表性胃炎(superficial gastritis)发展至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若胃部长期不断受到慢性发炎以及幽门螺旋杆菌的刺激,便会引发肠化生(intestinal metaplasia)。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