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陈楷栋-长期血透-伤心脏-肾衰竭患者宜定期查心

陈楷栋 / 长期血透伤心脏 肾衰竭患者宜定期查心

问:我今年56岁,女性,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已超过10年,目前接受定期的洗肾。约两个月前,我的左手做了一个动静脉瘘作为长期洗肾的通道。最近我注意到瘘口附近皮肤有点发红,摸起来也有点热。

Q1: 这样的红肿是否属于正常现象?还是可能出现感染或其他并发症?有什么警讯是我应该特别注意的?
Q2: 除了洗肾护理时的冲洗与消毒,平时我还能怎么照顾瘘管?是否有什么动作或姿势需要避免,以免影响瘘管寿命?
Q3: 有人说动静脉瘘会增加心脏负担,甚至可能导致心脏扩大,这种说法正确吗?我本身心脏功能还算正常,需要额外定期做心脏检查吗?

谢谢你。

 

 医生解答:

动静脉瘘手术后的伤口恢复期一般为10至14天,但还需视病人的整体病况(如糖尿病)、个人恢复能力及伤口位置而定。两个月后通常应已完全复原,可等待瘘管投入使用。若瘘口仍有红肿,应尽快联系主刀外科医生,排查是否存在伤口细菌感染或血管接口处的假性动脉瘤。

洗肾护理时的冲洗与消毒对动静脉瘘非常的重要。此外穿针过后的压缩也不可太长久,一般上大约4到6个小时就须拆除,此举可避免血栓在长时间的压闭下而在瘘管内形成。

瘘管在术后两个月还算是刚建成期而没完全成型,血量还有血管直径和厚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千万不可过度的运动和用力。瘘管的位置也会决定那一些动作不大合适,如在手臂或前手臂都有分别。一般上开始穿针后两三个月,瘘管的位置才会稳定下来,这个时候穿插瘘管的技术就非常的重要,它决定了瘘管以后的进展。

此外瘘管形成后的一两年都会有一些的变化,如一些血管的厚度、曲折的变化、血管里阀门的增长、因肾哀竭引起的钙化问题等等。所以我会建议须要跟进所有的瘘管,每3到6个月的超声波检查是适度的。也可提早侦察到瘘管的缺陷,提早纠正从而避免瘘管的阻塞和破坏,也可增进洗肾或血液透析的效果。

正常的前手臂瘘管血液流量大约每分钟在500至700毫升,而手臂瘘管的血液流量则为每分钟1到1.5公升。心脏每分钟的输出为5公升左右,所以瘘管对心脏负荷是看血流量的程度。

巨大瘘管增心负担

血管外科医生在建立瘘管时都会尽量不把动静脉的衔接口弄到太大,造成超巨大瘘管(Giant AV fistula)。此类别的瘘管流量为每分钟4公升以上,会比较容易造成心脏的负担。长期来讲会比较容易造成心脏肿大。

需要长期血液透析的肾衰竭患者,比常人更容易出现心血管阻塞和心力衰竭等问题。若忽视导致肾衰竭的因素(如三高),或不处理肾衰竭后引发的钙化问题,再加上透析过程中血压与血流量对心脏的冲击,都会增加心脏负担。因此,患者应定期进行心脏检查。

 

陈楷栋 / 长期血透伤心脏 肾衰竭患者宜定期查心
陈楷栋(血管外科)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问医 · 陈楷栋(血管外科)· 2025.08.24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