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癌症可预防 正确饮食是关键因素
医句话:
现代人讲求效率,外卖、速食、预制与甜点已是“家常便饭”,但这样的饮食习惯却正悄悄堆积健康风险。研究指出,约三分之一的癌症死亡病例与不良饮食有关。当方便已凌驾于营养之上,人人都须重新审视餐桌选择,透过本地天然食材,搭配健康作息夺回防癌与健康的主导权。
近年来,癌症病发率持续攀升,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明确指出,每年因癌症死亡的人中有1/3和不良饮食习惯有关,快节奏生活催生‘效率至上’的饮食文化,也就是外卖、速食餐点、预制菜和精致烘焙甜点成为许多人的日常选择。
研究显示,加工食品中的添加剂(如亚硝酸盐、人工甜味剂)可能干扰代谢,而烘焙食物中的高温美拉德反应产物(如丙烯酰胺)亦被国际机构列为潜在致癌物。当便利性压倒营养均衡,‘舌尖上的风险’正悄然累积。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约30%至50%的癌症是可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去预防,而饮食是关键一环。其实从中文‘癌’字就可一窥古人的智慧,3个‘口’也就意味饮食和癌症的关系有多密切。
6大本土食材助抗癌
在我国本地食材中,哪些食物具备抗癌潜力?让我们一一揭开‘舌尖上的防癌密码’,并以科学解析6大本土五色抗癌食材。
十字花科蔬菜-西兰花、包菜
西兰花中的萝卜硫素(sulforaphane)能激活抑癌基因,抑制癌细胞增殖。金马伦盛产的包菜亦富含吲哚-3-甲醇(indole-3-carbinol),可调节雌激素代谢,降低乳腺癌、子宫内膜癌与宫颈癌风险。
实用小贴士:随意加入不同主餐或零食;每餐需至少半杯(约75克)煮熟的蔬菜
早餐:
1)在煎蛋卷或炒蛋中,加入切碎的西兰花或羽衣甘蓝(kale)。
2)将蒸熟的花椰菜、西洋菜与牛油果一起打成绿色奶昔。
午餐:
1)清炒小白菜,加入一点盐调味即可。
2)在汤中加入切碎的包菜或花椰菜/西兰花,增加口感和营养。
晚餐:
1)清炒芥兰,搭配蒜末和少许酱油。
2)将花椰菜米(切碎的花椰菜)作为米饭替代品,搭配主菜食用。
3)西洋菜炖汤
零食与加餐
1)准备一小碗蒸熟的西兰花,搭配鹰嘴豆泥蘸酱。
大蒜与生姜-天然抗炎卫士
大蒜中的大蒜素(allicin)具有抗菌和抗氧化特性,而生姜的姜辣素(gingerol)能抑制慢性炎症。炎症被视为癌症的温床,至于这些香料则是厨房里的‘食疗药箱’。
■实用小贴士:
1)生吃:将大蒜瓣压碎或切碎,静置10分钟(让蒜氨酸酶与空气接触生成大蒜素),直接食用或加入凉拌菜或配橄榄油蘸面包。
2)熟吃:大蒜与生姜可以与肉类或蔬菜同炒或蒸煮。
3)烘培:生姜磨成泥或粉,加入蛋糕、饼干或布丁中。蒜末配橄榄油蘸面包。
■其他吃法:
生姜蜂蜜泡茶、腌制生姜(制成醋泡姜)、发酵大蒜(制成黑蒜)。
建议用量:大蒜每日2至3瓣为佳,生姜每日10克左右,注意不过量避免肠胃不适。
菌菰类-香菰、灵芝
本地农户培育的香菰富含β-葡聚糖(beta-glucan),可增强免疫细胞活性。
■实用小贴士:
在餐点中,除了蔬菜,可以考量清炒杏鲍菰、蒜蓉炒鲍鱼菰、蒜蓉蒸金针菰及剁椒蒸香菰,开胃又下饭。还可以菌菰与豆腐同炖,慢火熬煮1至2小时成汤,使多糖类物质充分溶解于汤中。另外也可以低温煎制、烤制或用空炸方式。
番茄-餐桌上的防癌战士
番茄的防癌密码及番茄红素(lycopene)是类胡萝卜素家族中的‘明星’,其抗氧化能力是β-胡萝卜素的2倍、维生素E的100倍。番茄红素通过‘熄灭’单线态氧自由基,减少DNA氧化损伤,并且抑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信号通路,阻断癌细胞增殖。
■实用小贴士:
早餐:生吃番茄沙律或三明治。
午餐:炒制(提升番茄红素吸收)可加入鸡蛋或豆腐。
零食:烤番茄配罗勒
晚餐:番茄炖汤切块,与马铃薯、胡萝卜及洋葱等蔬菜同炖,加入高汤或水煮20至30分钟,低脂,可帮助体重管理又美味。
胡萝卜-“天然护盾”隐藏的“抗癌军团”
Β-胡萝卜素是强效抗氧化剂,能中和自由基,减少DNA氧化损伤。2021年《国际分子科学杂志》一项研究表明,β-胡萝卜素可通过激活Nrf2通路,增强肝脏解毒酶活性,帮助清除致癌物,如苯并芘(benzopyrene)。
另外,木犀草素(luteolin)于2023年《癌症研究》论文证实,这种黄酮类物质可抑制乳腺癌细胞迁移,阻断VEGF血管生成信号。
膳食纤维:每100克胡萝卜含2.8克纤维,能促进短链脂肪酸(如丁酸)生成,调节肠道菌群,降低结直肠癌风险。
■实用小贴士:
每天生吃半根胡萝卜(约50克)或蒸熟食用,搭配少量坚果(如核桃)可提升β-胡萝卜素吸收率。
番薯-从膳食纤维到彩虹营养
β-胡萝卜素(橙心薯)与花青素(紫薯)。β-胡萝卜素含量是胡萝卜的1.5倍,降低肺癌、胃癌风险;花青素能阻断癌细胞血管新生信号; 两者均具抗炎作用,可抑制慢性炎症向癌变转化。
■实用小贴士:
黄金搭配:
番薯加酸奶(益生菌促进纤维发酵,增强肠道免疫)。
紫薯加核桃(ω-3脂肪酸提升花青素吸收率)。”

釐清民间防癌8大迷思
“随着大众的健康意识提升,许多人开始关注防癌食材,尤其是本土常见的植物和食物。然而与此同时民间也有流传的许多防癌偏方和迷思,究竟是真是假?就让我们以科学的角度,探讨一些常见的防癌食材迷思,并揭示它背后的真相。
迷思一:仙人掌汁真的可以抗癌吗?
仙人掌(尤其是仙人掌果)确实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类黄酮(flavonoids)和多酚 (polyphenols)并有助于减少自由基(free radicals)对细胞的损害,从而降低癌症风险。然而,目前的科学研究尚不足以证明仙人掌汁能直接抗癌。所以将它夸大为‘抗癌神器’并不科学。
迷思二:红毛榴梿汁是抗癌神饮吗?
红毛榴梿中的乙酰基甘类化合物(acetogenins)通过干扰癌细胞的能量代谢,有效阻止癌细胞增殖,从而抑制癌细胞。然而这些研究尚未在人体临床试验中获得验证。此外,红毛榴梿的种子和叶片含有神经毒素(annonacin),长期大量摄入可损害神经系统。尽管果肉中的毒素含量较低,但过量饮用红毛榴梿汁仍可对肝脏和肾脏造成负担。适量饮用可提供抗氧化和抗炎益处,但不宜夸大它的抗癌功效。
迷思三:姜黄是真正的抗癌黄金吗?
多项研究表明姜黄素能够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并促进它凋亡。然而,姜黄素在人体内的吸收率较低,日常饮食摄入难以达到有效的剂量。因此,姜黄可作为保健品辅助健康,但不能替代癌症治疗。
迷思四:苦瓜能抗癌吗?
苦瓜苷和多肽(polypeptide)在细胞或动物实验研究中显示出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潜力,但人体临床证据不足,因此将它视为防癌的灵丹妙药并不科学。不过,苦瓜作为健康蔬菜,确实有助于调节血糖和增强免疫力的功效。
迷思五:椰油究竟是超级食物还是被炒作呢?
椰油富含中链脂肪酸,有助于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然而,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椰油能直接预防癌症,且热量较高,过量摄入导致体重增加,反而增加癌症风险。椰油作为烹饪油适量使用是可行的,但不应该依赖它来防癌。
迷思六:灵芝是抗癌良方还是辅助保健?
灵芝中的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在实验研究中通过增强免疫力,减少炎症和抑制癌细胞生长发挥了抗癌的潜力。但它主要为辅助疗法,可减轻化疗副作用,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不能视为主要治疗手段。
迷思七:黑面将军是抗癌圣草还是传统偏方呢?
它富含黄酮类、多酚和皂苷并具有抗炎和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潜力。可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细胞和动物试验,尚无足够的临床证明对人体癌症有治疗作用。虽然黑面将军茶有助于增强免疫力,但它不能替代正规癌症治疗。
迷思八:抗氧化补充剂真的能防癌吗?
抗氧化剂能减少自由基损害,但过量摄入可能适得其反。研究发现,高剂量的β-胡萝卜素(beta carotene) 会增加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而高剂量维生素E会提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对于健康的人,适量的抗氧化剂有助于维持细胞健康,减少氧化压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衰老。然而,过量摄取可破坏体内自由基与抗氧化剂的平衡,甚至增加疾病风险。因此,健康人群不必依赖补充剂,应通过均衡饮食获得所需的抗氧化物质。

整体生活作息是关键
虽然本土食材具有健康益处,但防癌关键在于整体生活方式,而非依赖单一食物。以下是科学支持的防癌建议:
均衡饮食
科学研究表明,均衡摄取富含抗氧化物、膳食纤维,优质蛋白及健康脂肪的食物有助于降低癌症风险。此外,避免高加工食品、过量糖分及红肉摄取,也能减少体内炎症及致癌因子的累积。
以下为一天的餐单建议:
早餐:燕麦粥(加核桃、亚麻籽、蓝莓)加一小碗红薯叶炒蛋。
午餐或晚餐:糙米饭或藜麦饭加富含Omega-3的蒸鱼(沙丁鱼、三文鱼、鲭鱼及鳕鱼),或黑木耳炒豆腐(富含多糖体及植物蛋白)加清炒苦瓜和红甜椒(提供抗氧化剂),或炒西兰花(富含硫代葡萄糖苷)加一小碗海带汤(富含碘,有助于甲状腺健康)或紫薯汤(富含花青素)。
健康零食的选择:坚果(杏仁、核桃、巴西坚果)、绿茶、无糖豆浆或杏仁奶。
保持健康体重
肥胖与多种癌症相关,应该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控制体重。饮食方面需减少精致淀粉,选择综合性饮食,如膳食纤维、优质蛋白和健康脂肪。另外,也鼓励大家避免久坐不动,结合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骑行和力量训练,以提高新陈代谢并维持健康体重。
戒烟限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是癌症的主要风险因素,因此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可降低癌症风险。
定期筛查
定期健康检查和癌症筛查有助于早期发现,提高癌症治愈率。
总结,在健康信息泛滥的今天,应以科学态度看待防癌食材,避免被不实信息误导。本土食材虽有益健康,但非灵丹妙药,不能替代医学治疗。防癌的关键在于均衡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和定期体检,而非依赖某种特定食物或饮品。”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