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日刺8次到无针监测 CGM科技 减孕妈控糖负担
医句话:
对孕妇而言,怀胎十月是一段充满期待与挑战的旅程。从初闻心跳的喜悦,到每日身体变化带来的不适,每一步都牵动着她与胎儿的安危。在这段期间不仅要应对身体的负担,还需提防各种可能突如其来的变化,包括常被忽视但影响深远的妊娠糖尿病。只有步步为营,才能母体健康且平安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指的是在怀孕期间首次被发现的血糖异常,通常在第20至24周被诊断;与一型或二型糖尿病不同,妊娠糖尿病是女性在怀孕期间因体内一系列生理变化而出现‘暂时性’的高血糖。
惟须注意,这并不意味它没有危险,反之根据近期数据特别是长期追踪后赫然发现,曾有妊娠期糖尿病的女性,在诞下胎儿后的3个月内有2%至6%罹患二型糖尿病,之后20至30年有超过半数会成为糖尿病患,换言之妊娠糖尿病绝非‘一次性’,倘若不及时发现且疏于管控,它可恶化成女性一辈子的慢性疾病,甚至健康伤害。
为何孕妇会在妊娠期出现糖尿病呢?它的形成机制主要与母体荷尔蒙变化、胰岛素拮抗(insulin resistance)增加以及母体代谢调整有关。随着妊娠周数增加,胎盘会分泌多种拮抗胰岛素的荷尔蒙,包括人胎盘乳素(hPL)、雌激素(estrogen)、黄体素(progesterone)及皮质醇(cortisol)。这些荷尔蒙的分泌作用是让母体减少对胰岛素的敏感度,从而让更多葡萄糖能保留给胎儿生长使用,可是一旦失控就可能会形成妊娠糖尿病。
每100孕妇9罹糖尿病
数据显示,每100名孕妇中有8至9人会出现妊娠糖尿病。风险因素有哪些呢?根据卫生部所颁布妊娠糖尿病管理指南(clinical practices guidelines management of diabetes in pregnancy),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27、有家族糖尿病史、第二胎且第一胎曾出现胎儿体重过高即俗称的巨婴(macrosomia)、曾在第一胎时有糖尿病或有其他产科病史(obstetrical history)、在产检时有超过2次以上在尿液发现有残余糖,及发现腹中胎儿体积比正常来得大或羊水特别多,皆属于此症的风险因素,须密切关注。
此外若一名孕妇年龄超过25岁,尽管没有上述提及的风险因素,但医生亦会安排在孕期第24周后,进行针对性的口服葡萄糖耐糖测试(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来确定是否有妊娠糖尿病,即空腹喝75克葡萄糖,之后再观察血糖指数。有别于一般的OGTT,孕妇的OGTT会要求更高敏感性,目的是保护母体及胎儿。
妊娠糖尿病对孕妇及胎儿有哪些影响呢?对孕妇而言,妊娠糖尿病会增加流产及高血压风险,再来也会增加须剖腹产甚至早产的几率,同时孕后罹患二型糖尿病几率也会增高,正如之前曾提及的。
巨婴易酿难产 新生儿恐低血糖
至于胎儿在母体内透过胎盘吸收到大量葡萄糖,可是一旦脱离母体后就不再有高血糖供应,因此就会出现低血糖危机,即新生儿低血糖(neonatal hypoglycemia),严重可引发抽搐、嗜睡、甚至脑损伤等。再来胎儿可能会超重,出现巨婴的几率更高,进而提高母体在分娩时失血风险,包括创伤性生产(traumatic birth)。
超重的胎儿会增加肺受损、缺氧甚至在出生时有骨折的风险。更恐怖的是,在他日后成长过程中罹患二型糖尿病及肥胖症(obesity)几率也比一般孩童高。另外也会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几率,原因与遗传基因及曾在母体受高糖分刺激,导致胰脏受损有关。
至于是否会影响他的智力发育,迄今尚未有明确研究指出有直接关系,但从过往的病例来看,是有间接关系的。
吃不够糖 胎儿营养不足?
‘我吃不够糖岂不是会导致胎儿营养不足?’,这也是谈及妊娠糖尿病时很多孕妇包括家中长辈所担心的,须强调的是,只要孕妇有维持正常饮食且合适活动,并且有定时复诊,出现低血糖的可能性是非常低,更不会出现‘饿到胎儿’这回事。除非是孕妇须用上胰岛素,一旦所使用的胰岛素过量就会出现低血糖,惟须注意的是,若孕妇有用胰岛素,意味着她也是医护人员‘重点关注’对象,出现低血糖的几率也不高。
事实上,从过往所见及早被发现的妊娠糖尿病病例,仅在饮食及运动做出调整,已可以获得很好的改善;但就算须用药,只要遵照医生指示也是安全的。比如口服二甲双胍(metformin),它除了可改善血糖指数,也能降低母体体重以及避免胎儿过重问题等,包括减少创伤性生产的几率。
生活干预两周 无效才用药
一般上当孕妇在OGTT后被诊断有妊娠糖尿病,医生会安排她先咨询饮食治疗师(dietitian),先从饮食及日常作息进行调整,若在两周后复诊发现无法改善,才须考虑药物介入包括之前提及二甲双胍,它也是妊娠糖尿病最常使用的药物,除非是孕妇对它有过敏,那就须考虑注射胰岛素。
此外考量用药遵循性,口服药物无疑比注射胰岛素更合适,皆因当孕妇被告知须注射胰岛素后,往往会选择不复诊,结果造成病情加剧。

妇产及助孕专科顾问
连续血糖监测仪取代扎手指
妊娠糖尿病与一般糖尿病的检测没差,即用采血针刺破手指取血,再把血滴在试纸上及插入血糖仪读取血糖值;若只需饮食及日常作息调整,那一周1至2次已足够,不过须用上胰岛素的孕妇,一天就须检测6至8次(视情况而定),包括三餐前后以及睡前等。
对孕妇而言怀孕已不容易,被诊断有妊娠糖尿病后还要每天6至8次针刺手指来检测血糖,想到也觉得痛;惟庆幸的是,随着科技进步,连续血糖监测仪(Continuous Glucose Monitoring,CGM)的普及化让患者无须再饱受每日针刺的‘痛’。
过高或过低 感应器发警讯
CGM适用于对已被诊断妊娠糖尿病,但却对胰岛素不敏感或不清楚如何调整胰岛素剂量的孕妇。须注意的是,低血糖是有致命风险,可导致孕妇突然晕倒,严重甚至可酿意外。一旦侦测到血糖过低,贴在孕妇身上的CGM感应器会立即发出警讯,提醒她尽快用餐避免血糖过低。
此外CGM也能提供血糖在24小时的变化,通过读取仪或手机应用程序(app)即可察看哪些食物或哪些情况下血糖会出现变化,让医生可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
未来患糖尿病风险逾50%
妊娠糖尿病不容轻视,正如之前所提及,在产后3个月内曾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有2.2%至6%(相等于100人中有6人)会患上二型糖尿病,同时在未来20至30年罹患二型糖尿病的风险可达到50%以上。
为此管理指南明确指出,曾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受促在产后6至12周进行检测,以及早发现是否有患上二型糖尿病,并且在未来每年至少做一次检测,以期能及早发现糖尿病并对症下药去改善它。
备孕得当可防可逆
妊娠糖尿病可预防吗?我会建议想要怀孕的女性做好规划。若BMI不达标或属于高风险群,那就先从减重开始做起。其实如今普通医生(GP)亦具备管理糖尿病的能力,想要怀孕的女性不一定要咨询妇产科或其他专科医生,只要及早咨询合适的医生,在医生指示下做好备孕计划,要避免妊娠糖尿病是可以做到。若怀孕后才发现有糖尿病,只要及早发现且通过饮食及作息调整仍有望逆转。
对想要怀孕的女性的忠告,做好备孕规划可减少不必要的压力,包括避免出现妊娠糖尿病。事实上,如今管控糖尿病的药物已非常全面,但前提是须及早发现它的存在,唯有及早发现才能对症下药去改善它,避免产生不必要的伤害,甚至是一辈子的健康危害。”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