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周志辉/食疗仅辅助 非传统医疗替代方案

问:食疗是否能有效治疗慢性病,与传统医疗相比有何优缺点?

答:食疗源自中医等传统医学文化,其核心理念是将食物视为治疗和调理身体的重要方式,其中强调“药食同源”的理念。药食同源的观点认为某些食物具有特定疗效,能平衡气血、维护健康。例如传统上姜被视为可以温暖身体、祛寒;萝卜被认为能消食化痰;人参则被尊为补气养生的圣品。

现代科学研究已逐步证实食疗中的部分传统智慧。许多食物中的生物活性成分,如多酚、黄酮类、Omega-3脂肪酸等,确实具有抗氧化、抗发炎和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从科学角度看,食疗是一种辅助性的健康管理方式,在慢性病防治上具有潜在价值。不同的饮食模式对特定慢性病确实有积极影响。地中海饮食在心血管疾病预防中已获得大量临床研究支持;低糖、低盐饮食对糖尿病和高血压患者的症状管理显着;具抗发炎特性的饮食对某些自体免疫疾病也有辅助调节作用。

饮食营养

加工油炸素食未必健康 长期营养不均酿慢性病

医句话:

因着健康知识的普及化,如今越来越多人提倡以素食来养生及维护健康。无可否认,依赖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等食物的素食无疑有助于维持体重及改善健康指数,但若是在烹饪素食时,更多选择加工食品、多油炸及营养不均,素食者亦可能罹患慢性疾病,因此健康素食须做到多摄入丰富的蔬菜、水果、全谷物、坚果、种子和豆类,且避免或极少摄入加工食品、精制食品等,这样的素食才能起到维护健康效果。


“现今的社会,人们开始注重吃得营养,也开始提倡素食。素食包括纯素、奶素、蛋素、蛋奶素等。可是在吃素时往往也有些迷思。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比较常见的素食迷思。

迷思一:素食更健康?
素食者主要依赖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等食物,这些食物富含纤维,有助于维持体重。然而,若在烹饪素食时,过度使用油、盐和糖,素食同样可能高热量、高脂肪或高糖分。

长期摄入此类素食,尤其是加工素食食品,可能导致体重增加和饮食不均衡。另外,素食者如果未能摄取足够的营养,例如维生素B12、铁质和锌,也可能出现营养缺乏问题。因此饮食均衡对素食者同样至关重要。

饮食营养

不只惹上慢性病 肥胖者大脑早衰10年

医句话:

有人说减肥是一辈子的事,正因如此,不管是口耳相传或社交媒体的推波助澜,不同的减肥方法几乎日新月异,甚至有些是非常极端的。其实只要能把注意吃的分量,再做到营养均衡,佐以适量运动,想瘦并不难。

“大马人有多胖?全球肥胖人口不断攀升,根据2019年马来西亚国家健康和病发率调查(NHMS),大马成年人中的超重或肥胖率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2011年的成年人超重或肥胖率是44.5%,到了2015年已上升至47.7%,2019年这数据再次升高至50.1%。这也意味着几乎每两位大马成年人之中,就有一位是超重或肥胖的,而当中的60.9%是来自于55至59岁的年龄层。

此外,在5至17岁的孩童当中,就有29.8%的孩童是超重或肥胖的,这也意味着几乎每3位小孩,就有一人是属于超重或肥胖。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