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林建斌/服阿司匹灵后易瘀青 或药物所致

问:我之前吃低剂量阿司匹灵后,就很容易瘀青,想问阿司匹灵与瘀青有关系吗?

答:阿司匹林是一种非处方药,也被用作抗血小板治疗。它常用于预防心脏病和中风等血管疾病,功能是阻止血小板凝结,从而降低血液凝结的能力,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服用阿司匹林的确可能会增加出血的倾向,一些情况下包括碰撞会受伤时出现瘀伤。瘀伤是由于血管受损导致出血,在组织中积聚而形成的紫色或蓝色斑块。

每个人的体质和反应都不同,因此对阿司匹林的耐受性也会有所差异。如果你发现在服用低剂量阿司匹林后容易出现瘀伤,我建议你向医生咨询。他们可以评估你的情况并给出适当的建议。此外,如果你出现严重的瘀伤、持续出血或其他不寻常的症状,你应该立即寻求医疗帮助。

 

_

问药

林建斌/妊娠糖尿病 分娩后仍须控糖?

问:怀孕期间有血糖高的问题,想问分娩后,还要继续控糖吗?还是正常饮食就能恢复正常?

答:一般健康的孕妇在怀孕期间出现高血糖的情况可能是患上了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妊娠糖尿病是指在怀孕期间出现的暂时性高血糖状态,通常在分娩后消失。

然而,有一些研究发现,患妊娠糖尿病的孕妇,在后期患上II型糖尿病的几率可以高达50%。所以在血糖恢复正常后,还是必须进行一些控糖的措施,以确定血糖是否回到正常范围。

适当的饮食和运动仍然是维持血糖控制的重要因素。如果你的医生建议你进行血糖监测或控糖措施,请务必遵循他们的建议。一般都会追踪3至6个月,之后建议每半年做一次身体检查。每个人的情况不同,因此最好与你的医生讨论你个人的血糖管理计划。

 

问药

林建斌/长期服番泻叶解便秘 恐酿依赖性

问:因为我有严重便秘,看了大肠外科,医生开了番泻叶(senna)这种药给我,我几乎是每天使用,长达快1年时间,但是我发现我长期大便会有油,是这个药的关系吗?

答:由于我没有你看了肠胃科后的诊断,只能在药物上给你一些意见。番泻叶是一种促进肠道蠕动的药物,常用于治疗便秘,但并不适合长期使用。长期使用番泻叶会导致肠胃产生依赖性,和肠胃无法正常运作。你已经服用超过1年,已经导致依赖性的发生,必须回到肠胃科复诊。

油性大便是指大便中出现油脂或油状物质,虽然机会不高,这可能是药物所导致的副作用。但不可忽略其他导致油性大便的原因,如一些导致胆汁酸的缺乏,或小肠疾病等。

以你现在的情况,若突然停止番泻叶,也会导致严重便秘,因此我建议你必须回到肠胃科挂症,使用替代方法解决便秘,再找出油性大便的导因。

 

问药

林建斌/抗生素忌与牛奶或钙片同服

问:抗生素可不可以和牛奶一起吃?

答:牛奶含有钙质, 而钙质和一些抗生素会产生药物和食物的相互作用, 导致减少抗生素在体内的作用,继而导致抗生素失效。

一般的医疗建议, 避免同时服用牛奶或任何的钙质保健品和抗生素,若想要服用则建议相隔3小时,以避免抗生素失效。


_

林建斌注册药剂师

问药

林建斌/血糖时高时低 宜固定诊所复诊

问: 我父亲今年68岁, 患有糖尿病, 血糖控制在疫情前, 医生说不错, HbA1C维持在7%左右。 可是疫情后, 病情起伏不定, 血糖时高时低, 有好几次甚至过低。 父亲目前在几家私人诊所看诊, 我整理了现在服用的药物, 如下:

metformin 1g(每天3次)
glibenclamide 5mg(一天两次)
simvastatin 40mg(晚上睡觉前服用)
amlodipine 10mg(一天一次)

答:从你提供有限的讯息, 我可以做出初步的建议。

疫情期间, 尤其是2020年开始, 很多医疗资源都集中在抗疫, 医院和诊所也应付不暇, 民众也因为疫情而耽误了复诊, 再加上疫情期间在家鲜少活动, 导致血糖控制失控的案例不少。 我也建议尽可能不要一直更换诊所, 在固定的诊所挂症会帮助医生更有效地跟进病情。

问药

林建斌/益生菌抗湿疹?

问:益生菌补充剂是否有助于改善湿疹?

答: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湿疹是一种慢性过敏疾病,常见于小孩甚至成人。患者会出现皮肤瘙痒、红肿、皮肤干燥等症状。目前的确有不少研究在探讨益生菌是否可以改善湿疹的问题。科学家认为患有湿疹的病患,肠道内的细菌和未患湿疹的人有所不同,因此透过摄取益生菌或许可以改善湿疹。

这些推论都是属于较新的概念。目前的医学研究依据都是参差不齐,总结来说并无大型研究来支持益生菌可以帮助改善湿疹这个理论。但值得一提的是,也有一些较新的研究发现,一些特定的益生菌或许会对特定的病患群体(IgE相关湿疹)会有帮助。国内一些医药研究也发现,一些特定益生菌的后生元(postbiotic)抑制皮肤上可导致湿疹的细菌和发炎,进一步减缓湿疹的症状。

总结来说,以目前的医学依据,我不建议患者只单靠益生菌来减缓湿疹的问题。我建议患者必须听从医生或药剂师的建议接受治疗。倘若患者想要使用益生菌作为辅助品, 那可咨询医生或药剂师,千万不可放弃原有的治疗方案。

 

问药

林建斌/双氯芬酸钠消炎药 心脏病患慎用

问:想知道双氯芬酸钠(diclofenac sodium)的用法及潜在副作用。

答:双氯芬酸钠是一种非类固醇消炎药,它可分为注射型、口服型、外敷型及栓剂型等。民众一般常见的剂型为口服、外敷和栓剂型。顾名思义,双氯芬酸钠类消炎药是用于控制发炎,减少疼痛,也可用于发烧降温。在马来西亚,口服、外敷和栓剂型的双氯芬酸钠类属于C级管制药品,也就是只有药剂师和医生才可开出处方给病患。

一般情况非类固醇消炎药的使用是短暂和非持续的。若病患的情况需要长时间服用,就得在医生严格的监管下方可使用。此药常见的副作用有肠胃不适、便秘、身体浮肿等,严重者可导致肠胃出血。这些副作用通常出现在长期服用双氯芬酸钠类的病患身上。

有点可以特别指出,双氯芬酸钠类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几率,所以若病患有心血管疾病而需要服用消炎药,必须咨询医生和药剂师。

 

问药

林建斌/药物短缺 扑热息痛断货 小孩发烧怎么办?

问:近日报导小孩伤风感冒药物短缺,我是新手父母,是否需要收些药物未雨绸缪?如果小孩突然发烧找不到扑热息痛(paracetamol)退烧药物,该怎么办?

答:我国近日的确面对一些短暂的药物短缺,当中包括退烧药物、伤风药物和抗生素等。这突如其来的短缺让人民惊恐,甚至有人大量囤货,结果反而加剧了药物短缺的问题。

我国为什么会面临药物短缺呢?当中最为重要的原因是需求突然大增。正当我们大家都认为COVID-19疫情缓和的时候,变种病毒突然来袭,再加上其他病毒如流感和手足口症案例的突增,这导致了需求量大增,药厂的存货不足于应付需求。

其他的导因也包括了工人短缺、原料暴涨及物流问题等。据知,国内药厂和进口药商已经增加了产量和进口药量,相信未来两个月,情况可以获得解决。卫生部长也宣布把政府备用储存的药物发放于私人医疗机构,相信短缺问题是可以受控的,父母不必囤货, 这反而会导致真正需要药物的人找不到药物。

至于这段时间如果小孩发烧却临时找不到扑热息痛,该怎么办呢?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