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孩子会生瘤? 避孕+疫苗+检查 3招守护你的宫巢

医句话:
现代女性的生育模式使子宫内膜异位症日益普遍;子宫颈癌与HPV密切相关;卵巢癌则多由良性肿瘤演变而来。这些妇科疾病并非无迹可寻,痛经不容忽视,定期检查更可及早发现细胞变异,预防癌变。配合接种HPV疫苗与使用避孕措施,可大幅降低发病风险。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指原本应该长在子宫内的内膜组织,异常地长到子宫外,如卵巢、输卵管或骨盆腔等部位。

这为什么会发生呢?月经时可能会出现经血倒流的情况。子宫有3个出口,经血不一定只从阴道排出,也可能经由两侧的输卵管逆流。当经血倒流,子宫内的坏菌也可能被带到其他地方,引起发炎。这时身体会启动自我保护机制,把发炎的地方包围起来,防止细菌扩散,于是形成一些小小的血泡─这就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开端。

血泡内含有内膜组织,而这些内膜每个月都会增生,加上持续的经血倒流及细菌感染,这些血泡会逐月变多。

非单纯经血倒流 或与遗传基因有关

早在几十年前,医学界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单纯是经血倒流所致。但后来发现,几乎每位女性会有某程度的经血倒流,却不是每个人都会得这个病。其实,疾病的成因可能与遗传基因有关。

即使带有遗传基因,有些患者的病情较严重,有些则较轻微,这可能与生活习惯有关。以往的女性因为经常怀孕、生育,体内荷尔蒙状态与现代女性不同,所以即使有内膜异位,可能也不会太严重。

但现代女性的生活型态已经改变:晚婚、减少生育,加上生活压力大、饮食习惯不佳、缺乏运动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加剧子宫内膜异位症,使这个疾病在现今日益普遍。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因为发炎而导致痛经。其实正常女性在月经期间不应该有痛经,因为月经本身不会引起疼痛,真正的原因是发炎所致。但由于这疾病有家族遗传倾向,如果一家人里有许多女性都有痛经,就会以为痛经是‘正常的’,而忽略就医。

若内膜组织异位到肠胃,可能会导致月经期间腹胀、腹泻、呕吐;若异位到膀胱、尿道,可能出现频尿、排尿疼痛;若到达输尿管,甚至肾脏,会引起腰酸;若影响到子宫后方延伸至下肢的神经,还可能导致脚酸、脚痛。疾病的症状非常多,但重点是月经期间,不应该有任何不适。凡有这些症状,就应该去检查。

子宫内膜异位症初期只是一些小血泡,无法透过一般的超声波扫描侦测;等到能被扫描出来,代表血泡已经发展成血瘤,往往为时已晚。

特别扫描揪早期子异症

不过,现在已有一种特别的扫描方式,可以协助检查早期的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检查方式与传统的腹部超声波不同,是透过阴道或肛门进行(视乎患者是否为处女而定)。

这种方式虽也无法看到初期的血泡,但下一阶段血泡会开始形成沾黏,扫描找的就是这些沾黏。医生会在检查时推动内脏,检查卵巢与子宫、大肠与子宫之间是否能够分开。若发现这些内脏沾黏在一起,难以分开,就表示内膜异位症已开始发展,接下来可能会形成囊肿。即使没有发现异常,也建议患者每年定期检查。

药物消融手术 依病情选治疗

视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严重程度,治疗方式基本上有3种选择。

若病情较轻,可以单靠药物控制,其中黄体素(progesterone)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黄体素药物种类多,用药方式也各有不同,有些同时具有避孕效果,有些则有助于协助怀孕,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的个别需求来选择。

若病情较严重,部分患者可能需要接受消融术,以清除异位的内膜组织。消融术也有多种形式,包括微波消融、酒精消融、海扶消融等,皆属于微创甚至无创的治疗方式。对于因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并发症,如‘巧克力囊肿’(内膜组织异位到卵巢)或子宫肌腺症(内膜组织长入子宫肌层),也可透过消融术处理。

第三种治疗方式就是腹腔镜手术。异位的内膜组织往往需透过腹腔镜手术清除。若能尽可能移除所有异位组织,疗效将能更持久。

术后需长期用药稳病情

然而,即使接受了消融术或腹腔镜手术,经血仍会持续倒流,只要体内存在遗传倾向,仍有机会再次发生内膜异位。因此,术后仍需长期使用黄体素药物稳定病情,这一点至关重要,否则可能每隔几年就得再做一次手术。

子宫颈癌与HPV相关 清洗不当增风险

子宫颈癌与人类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高度相关。HPV是一种可经由皮肤接触传播的病毒,导致皮肤疣的病毒也属于HPV的一种。感染子宫颈的HPV,大多透过性行为传播,但部分女性有将手指伸入阴道清洗的习惯,若手部沾有HPV,也可能因此感染,因此并不建议进行阴道内部清洗。

那么,HPV感染为何会引致子宫颈癌?病毒感染会引起子宫颈发炎,若能自行痊愈,一般不会发展成癌症。但由于子宫颈与子宫内部的免疫系统相对薄弱,这是为了避免在怀孕初期伤害胚胎,因此一旦发炎,往往难以痊愈。长期发炎会使细胞逐渐产生异常变化,最终可能演变为癌细胞。

HPV有多种类型,其中最早发现的HPV 16与18,致癌风险最高。若感染后再加上生活习惯不佳,如抽烟、压力大、睡眠不足等,导致免疫力下降,就可能加速癌变的过程。HPV感染有可能毫无症状,许多患者直到确诊子宫颈癌时,才发现自己早已受感染。

事实上,在发展成癌症之前,子宫颈细胞会历经多个病变阶段。因此,子宫颈抹片检查(pap smear)显得格外重要,因为这项检查能透过采集子宫颈表面细胞,侦测出早期的异常变化。若能及早发现并介入治疗,就有机会阻止癌细胞形成。

白带异常 恐是癌变初期征兆

当病变进展为癌症,一般会出现白带增多、白带掺血丝、性交出血等征兆,但不少女性以为白带偶尔带血是正常现象,导致这些警讯被忽略。

接种HPV疫苗也有助于预防子宫颈癌。然而,目前可致癌的HPV类型将近20多种,而一般疫苗仅涵盖其中的高风险型,因此无法百分之百预防子宫颈癌。换句话说,即使已接种疫苗,有性生活的女性仍应每年进行子宫颈抹片检查,才能更全面预防疾病。

_
陈意萍医生(Tan Ee Ping)
妇产专科顾问



晚期扩散不宜手术 放化疗控病情

子宫颈癌在早期(第一、第二期)可透过手术治疗,将整个子宫及邻近的淋巴结一并切除,以防止癌细胞扩散。部分患者在手术后,仍可能需要接受放射治疗(放疗)或化学治疗(化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然而,当癌症发展至较晚期,癌细胞已经扩散,这时已不适合进行手术,只能依靠放疗结合化疗两者并行,尽可能控制病情、延长寿命。由于子宫颈位置非常接近大肠、膀胱与输尿管,若肿瘤未能受控,大小便功能都可能受到影响。

子宫内膜癌最善良

许多人常把子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混为一谈,通称为‘子宫癌’,其实两者是截然不同。子宫内膜癌是因为子宫内膜长期没排干净,滞留过久而引发病变。

它可说是‘最善良’的癌症。因为在细胞病变初期,已会出现相当明显的症状,包括月经异常,经血过多、白带带血,或是绝经后又见红。这些异常透过超声波扫描就能发现,且治疗极为容易,只需服药把内膜排干净即可。但有些人即使有异常也不求医,或误以为是更年期月经紊乱,才延误诊断,让病情恶化成癌症。

卵巢癌早期难察觉 腹大如孕已太迟

卵巢癌经常在晚期才被发现,因为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唯一可能出现的征兆就是腹部变大。患者通常以为只是变胖了,直到肚子大得像怀孕八九个月,才觉得不对劲,这时去看医生,往往已是第三四期了。

其实,卵巢癌并不是无迹可寻,因为癌症肿瘤通常是从良性肿瘤慢慢发展而来。正如我常对患者说的,没有一个卵巢癌是‘过夜来的’,不是一觉醒来就突然变成癌症。它其实是潜伏多年、经历多个阶段逐步演变而成的。

卵巢内可能长出各种良性肿瘤,包括‘水瘤’(泛指含液体的囊肿)、‘血瘤’(泛指含血的囊肿)、‘肉瘤’(泛指肿块)、皮样囊肿等。只要是肿瘤,就有机会恶化成癌。不同类型的良性肿瘤,可能发展成不同种类的卵巢癌。

许多人会问:‘水瘤不是很常见吗?’这正是问题所在。许多女性长年不做检查,根本没发现;或曾被医生告知是良性肿瘤、没有大碍,就没再持续追踪。有些妇女后来被诊断出卵巢癌时会说:‘这个瘤很久了,医生说没事。’

水瘤绝经后仍在 癌变率相当高

妇科医生能够判断肿瘤是否为良性、是否需要开刀,但即使每年追踪结果都显示是良性,也不代表它永远都是良性。一旦水瘤开始出现变化,就可能恶化为癌,因此定期追踪至关重要。

另一点要谨记的是:绝经后并不代表完全没有卵巢癌的风险。确实,绝经后因为不再排卵、荷尔蒙也变得稳定,肿瘤形成的机会较低。但如果一颗水瘤在绝经后仍然存在,恶化为癌的几率相当高,必须及早就医。有些女性在绝经前会定期做妇科检查,但绝经后就不再理会,结果把一颗水瘤留在体内好几十年,直到多年以后就被诊断出癌症。

只要有排卵 就会有风险

卵巢癌只需透过腹部超声波扫描就能检查出来,但必须由妇科医生判读,因为早期的卵巢肿瘤体积很小,一般医生未必有足够经验看得出来。若确诊卵巢癌,治疗一般需结合化疗与手术,并将卵巢及子宫一并切除。

卵巢癌有部分与遗传基因有关,但并非全因遗传。主要原因在于,只要有排卵,就有风险。卵巢每个月会破裂排出卵子,这个过程有机会让病毒、毒素等进入细胞,增加细胞病变的机会。因此,降低卵巢癌风险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减少排卵次数。

那要怎么做到不排卵?就是长期避孕。不论是口服避孕药、避孕针、避孕棒或避孕环,都能够抑制排卵、让经血排干净,不仅能降低卵巢癌风险,也能减少子宫内膜癌及其他妇科疾病的几率。

从“多产哺乳”到“避孕保护”

女性应该摒弃旧有观念,重新认识避孕药的好处。以往的女性早婚、多产、长期哺乳,排卵次数少、经血也被排得干干净净,因此相关疾病风险自然低。但现代女性的生活形态已不同,既然不再以生育为人生重心,那长期避孕就是一种替代的保护方式。

妇科界有一句话:‘女人不生孩子就会生瘤;要是不想生孩子,也不想生瘤,那就要避孕。’
除了避孕,再搭配定期检查(如超声波扫描,有性生活的女性也应接受子宫颈抹片),以及接种HPV疫苗,这3项若都做到,便可大幅降低妇科疾病的风险。”

实体“女人最痛”医学论坛预告】
陈意萍医生将会联同乳房及乳房重建外科顾问黄楚竤医生、临床肿瘤专科顾问陈子健医生,于7月19日(周六)下午2点,在八打灵再也星洲日报总社B2礼堂主讲“女人最痛”。读者也可透过医识力脸书(www.facebook.com/easily.sinchew/)收看论坛直播。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文章来源:
医识力.笔录:郑雪欣.2025.07.09

评论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