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伤风药可治过敏?虎乳芝 薑黄素 维C 真有效?
医句话:
每次去药剂行买伤风药,药剂师第一句总会问:“要嗜睡的吗?”伤风药当中的第一代抗组织胺容易让人昏昏欲睡,能帮助休息;第二及第三代则较不影响精神,适合白天要工作或开车的人。然而,每个人体质不同,药效也可能有所差异,建议咨询医生或药剂师,以找到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流鼻水、打喷嚏、鼻塞……在什么情况下伤风需要看医生?市面上伤风药种类繁多,功效和副作用各不相同,而铺天盖地的保健品广告,背后的科学证据又有多少?
“伤风药里常见的成分有2大类,一是抗组织胺药(antihistamine),二是减充血剂或通鼻塞药(decongestant)。
抗组织胺又分第一代,例如氯菲安明(chlorpheniramine),能止流鼻水、打喷嚏,但容易嗜睡;第二代,例如西替利嗪(cetirizine)和氯雷他定(loratadine),同样能缓解症状,但比较不会影响精神;第三代,如左西替利嗪(levocetirizine)和地氯雷他定(desloratadine),它们是第二代药物活性代谢物或对映体,具有更高针对性与安全性,副作用更少,适合需要长期用药的患者。
第一代抗组胺易嗜睡
减充血剂,像伪麻黄碱(pseudoephedrine)或鼻喷羟甲唑啉(oxymetazoline),主要用来缓解鼻塞。它们的作用方式是让鼻腔里的血管收缩,减少肿胀和阻塞,这样空气就能更顺畅地通过鼻子,减缓鼻塞症状。
这些药对身体的反应,差别就在于‘能不能穿过血脑屏障’(cross blood-brain barrier)。第一代抗组织胺能穿过血脑屏障,所以容易嗜睡,还可能影响注意力与记忆;第二代则较少穿过血脑屏障。
所以,民众可以怎么选呢?如果白天要工作、开车、操作机械,建议选不嗜睡的第二或第三代;反之,伤风导致精神欠佳,夜晚无法入眠的话,短期服用第一代反而有帮助。不过,小孩就不太适合长期服用。
有时候你会看到身边的朋友鼻塞,使用的药物是鼻喷剂而不是口服药。其实,伤风也可以用鼻喷剂,但要看具体情况而定。最安全的是使用生理盐水喷剂或洗鼻器,小朋友或大人都能用,主要是帮助冲洗鼻腔里的灰尘和黏液,既舒服又没有副作用。
鼻塞越喷越塞?当心反弹性鼻塞
如果你是过敏性鼻炎,医生在诊断后通常会开立类固醇鼻喷剂,例如氟替卡松(fluticasone)、布地奈德(budesonide)等,这种药不一定马上见效,但可以长期控制鼻塞和流鼻水。若鼻塞比较严重,血管收缩型鼻喷剂(像oxymetazoline)能快速通鼻,不过要注意,不能连续用超过3天,否则会造成反弹性鼻塞,鼻子会越喷越塞。
用药时,儿童、孕妇或哺乳期的妇女需要特别谨慎留意。小孩用药要依体重和年龄调整剂量;孕妇一般建议避免口服减充血剂和第一代抗组织胺药;如果真的必须使用,某些抗组织胺和鼻喷类固醇必须在医生监督下才可使用。哺乳期妈妈也要注意药物是否会经母乳影响宝宝,所以用药前必须先询问医生或药剂师。
一药搞定 伤风过敏
不知道大家有发现吗?有时候如果你同时有伤风和过敏,去诊所拿到的药物只有一排。这是由于组织胺(histamine)是导致伤风和过敏反应的共同媒介,进而造成鼻子流鼻涕或皮肤红痒(像荨麻疹、瘙痒)问题。所以,同一款药物,能同时帮解决皮肤过敏和流鼻涕这2个症状。
有些人需要长期服用抗过敏药或使用类固醇鼻喷剂,会不会有副作用?这个问题常被问。长期服用第一代抗组织胺,的确会让人精神不集中、嗜睡,所以现在通常建议改用第二或第三代。
长期喷类固醇 恐鼻干出血
类固醇鼻喷剂长期使用,常见的副作用是鼻子干燥或少量出血,但少数情况下才会有全身性影响,所以建议患者定期追踪,并使用最低有效剂量。如果症状控制不佳,别自行加量,应回诊让医生调整或合并其他治疗。
切记,每个人的体质和情况不同,用药没有‘一体适用’的标准答案。就像西替利嗪,多数人吃了不会嗜睡,但研究显示,仍有少部分人会感到想睡。若你有某些症状困扰或需要长期用药,最安全的方法还是与医生或药剂师讨论,找到最合适你的治疗方式。”

伤风过敏不同病因 保健品助益有限
“伤风与过敏是常见的健康困扰,前者大多由病毒感染引起,后者则与免疫系统对环境中某些物质(如尘螨、霉菌孢子)产生过度反应有关。虽然两者的症状可能相似,都会出现流鼻水、打喷嚏或鼻塞,但背后的原因却截然不同。
针对预防或缓解伤风与过敏等问题,目前市面上常见的保健产品有虎乳芝、姜黄素和维生素C等。另外益生菌、锌和维生素D也常被提及。虎乳芝在马来西亚属传统草药,广告常强调其呼吸道效益;姜黄素因抗发炎特性而常被视为万用保健品;维生素C则长期与感冒的预防连结。
这些成分确实都有研究探讨,但证据强度不一。维生素C或许能缩短病程,尤其在高压环境下,但无法降低一般人感冒的发生率。虎乳芝和姜黄素在临床上仍缺乏确定效果。锌与益生菌可能缩短感冒天数,但不同菌株或配方差异颇大。至于维生素D,缺乏者补充可能降低呼吸道感染风险,但尚缺乏研究支持它能让一般人群显着减少感冒或过敏的发生。
保健品无MAL 慎选!
在马来西亚,药品、传统药物与保健品需经国家药剂监管机构(NPRA)审查并获得MAL编号,但属于健康食品类则依食品法规管理,没有MAL编号。消费者在选购时若产品无MAL编号,就更要留意标示是否完整,如成分、剂量、制造商与保存期限等,并避免轻信夸大疗效宣传。
在饮食方面,如果已出现伤风或过敏症状,均衡饮食与充足水分仍是最基本的原则。
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奇异果),以及深绿色蔬菜中的叶酸与胡萝卜素,都能支持免疫功能;南瓜子、腰果或贝类等含锌食材,则与缩短感冒病程有一定关联。酸奶与发酵食品中的益生菌,也能有助维持肠道免疫平衡。虽然这些食材不会立刻见效,但在日常饮食中适度摄取,仍有助康复。热汤或温热饮品能同时舒缓喉咙并补水。
相反地,油腻、高糖食物可能加重发炎,酒精则易导致脱水。对过敏患者而言,若已知有花生或海鲜等特定食物过敏,更应严格避免。”

伤风大多可自愈 无后遗症
“伤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导致的上呼吸道疾病。它可以说是人类所面对到的所有疾病当中,排名第一普遍的疾病。几乎所有人都经历过伤风,并且在一生当中会多次感染。
导致伤风的病毒种类非常多,其中较常致病的有鼻病毒(rhinovirus)、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冠状病毒(coronavirus)、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腺病毒(adenovirus)等。
伤风的症状有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喉咙发痒或痛、咳嗽、头痛、轻微发烧等。一般上病症会在约两三天至一周多内康复,痊愈后也不会有后遗症。
在大部分的情况之下,伤风是会自愈的,甚至不需要服药。但若有适当的治疗,症状能得以舒缓,这会让病患更舒服地度过感染期。
5情况须看医生
不过,由于伤风与一些更严重的疾病有重迭的症状,某些情况下仍需要看医生。一、持续发高烧(摄氏38.5度以上)。二、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病情愈发严重。三、出现呼吸急促、困难、呼吸有杂音、胸口疼痛。四、痰带血、青或黄色浓痰。五、身体虚弱、晕眩、耳朵疼痛、吞咽困难。
与伤风症状相似的病症包括流感、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那临床上会如何区分呢?
一般伤风如前所述,属于轻症,很大几率在几天内痊愈,不会有什么大碍。流感则经常伴随发高烧、身体虚弱、肌肉酸痛,而且发病突然、咳嗽明显。COVID-19感染的症状与流感几乎难以区分,经历过疫情的大家对它也不陌生。另外,鼻窦炎的症状,更多是鼻涕浓稠、头及脸部会疼痛。
诊断上,筛检非常有帮助,它能在无法断定诊断时,把病毒检验出来。目前,筛检是以检验流感与COVID-19病毒为主。

普通科
鼻过敏不发烧流清涕
至于过敏性鼻炎,也就是平常说的鼻子敏感,它不会引起发烧或虚弱感,但打喷嚏、鼻塞、流鼻水则很明显,而且鼻涕不黏稠不青黄。要处理过敏性鼻炎,应先找出过敏原。尘埃、花粉、动物毛发、香水、尘螨、低温都是常见的过敏原。尽可能避开过敏原,即能减低发作的几率。
对于伤风,除了药物治疗,生活上的调理同样不可忽视。加速康复的关键在于强化免疫力。适量的休息非常重要,在静下来休养的时候,身体才能集中火力去对抗病菌。
确保身体水分充足,多喝水,但避免冷饮,也不要喝高糖分、五颜六色的垃圾饮料。营养摄取须得均衡,身体才有足够资源去对付病毒。鼓励摄取高剂量维生素C和矿物质锌,也有加强免疫力的作用。”
**温馨提醒:文章与广告内提及产品、服务及个案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看诊依据,须以医生的意见为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