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药

萧文雄/白朮泡脚能治骨刺?偏方无实证 应及早就医

问:白术煮好后用来泡脚,对骨刺患者有效吗?

答: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为菊科植物,味苦甘、性温,归脾胃经,具补气健脾、燥湿利水、止汗与安胎之效。它所含的挥发油成分包括苍术酮、白术内酯A与B,以及甘露糖、果糖等糖类。

骨刺是骨骼边缘长出的骨突,也称骨赘或骨质增生,常见于关节处或嵴椎,是骨关节退化的现象之一。造成骨刺的主要原因多与骨关节炎及关节磨损有关。多数骨刺并不会引起明显症状,可能多年未被察觉。若有症状,治疗会依骨刺位置与影响程度而定。

骨刺治疗方式有3种:
1. 药物治疗:肌肉松弛剂、镇静剂、消炎药、止痛药等,用意在于减轻疼痛并纾缓不适。
2. 复健治疗:热敷、电疗、超音波、颈椎牵引等物理方式。
3. 手术治疗:如传统手术、电脑微创融合手术、内视镜手术、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等。

中医处理:按摩、推拿、热敷、针灸、推拿、外贴药膏、刮痧、内科等。

问药

柯莉敏/刺激排卵助怀孕 使用克罗米芬须知风险

问:Clomiphene常见于治疗哪些妇科相关疾病?

答:克罗米芬(clomiphene)是一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Selective Estrogen Receptor Modulator,SERM),主要用于排卵障碍引起的不孕症。它通过抑制下丘脑雌激素负反馈,增加促性腺激素(LH和FSH)的分泌,从而促进卵泡发育和排卵。通过这种机制,克罗米芬能够刺激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患者的卵巢,促使卵泡发育和排卵,从而提高怀孕机会。

需要注意的是,克罗米芬在马来西亚属于处方药,使用时必须在医生的密切监督下进行。患者必须提前了解副作用包括卵巢过度刺激症候群、多胎妊娠以及情绪波动等。若在使用期间怀孕,必须马上通知你的医生,医生会根据你的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问药

周志辉/蔬果汁连皮打更有益?

问:蔬果汁能治百病,连皮吃对身体更好,是正确的吗?

答:摄取充足蔬菜、水果的目的之一,是要摄取其中的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一般来说,蔬果汁的主要成分为水、糖、维生素与矿物质,以及少量的膳食纤维,但能否经由蔬果汁来获得到这些成分,就要看个人选择哪一种果汁产品。

一般市售的瓶装果汁其膳食纤维的含量,可能只有原来水果的1%至2%,就营养来说,吃水果当然会比只喝果汁好。即使有些果汁会添加果肉,但为了顾及产品的口感,果肉量一般不会超过总体积的10%,与新鲜水果相比,膳食纤维的摄取量依然有限。

消费者自行制作蔬果汁时,如果连同蔬果皮一起下去打汁,确实可以增加蔬果汁的膳食纤维量。

不过,并非所有蔬果的皮都能食用,还是要挑选适合的蔬果才能连皮一起打成汁,像是苹果、水梨或葡萄等较软的果皮是不错的选择,但黄梨、百香果等果皮则相对不适合。同时,也要注意在打汁时避免加入过多的糖,才不会让原本是促进健康的蔬果汁变成身体的负担。

问药

陈诗欣 / NAC与ALA可缩小肌腺瘤? 疗效有限 应审慎评估

问:服用保健品N-acetyl Cysteine(NAC)和Alpha Lipoic Acid(ALA),是否能缩小肌腺瘤(adenomyoma)?能让它凋亡吗?如果有效,该服用多少剂量?还有其他保健品对子宫肌腺症(adenomyosis)有效吗?

答:目前针对乙醯半胱胺酸(N-acetyl Cysteine,NAC)和α硫辛酸(Alpha Lipoic Acid,ALA)对子宫肌腺瘤或子宫肌腺症的影响,相关研究仍属有限,因此无法明确证实这两种保健品是否能有效缩小病灶或促进其凋亡。

不过,2018年曾有一项小型研究探讨将NAC(600mg)、ALA(200mg)、凤梨酵素(bromelain,25mg)及锌(zinc,10mg)联合使用的效果,结果显示有助于减缓肌腺症相关的疼痛与炎症反应,并可能对病灶体积略有影响。然而,让病灶完全凋亡的情况属个案,尚无足够证据支持其为常规疗效。

问药

陈文恬/健脾益肾通气血 中医调养助发育成长

问:我和先生的身高都不算矮,但孩子却明显比较瘦小。平时我很注重他的饮食,他的胃口也和其他小孩差不多,米饭、蔬菜、肉类都有吃。请问中医可以如何调理,帮助孩子长高长壮?

答:儿童的身高与骨骼发育密切相关,中医认为关键在于肾主骨、脾主肌肉。通过调理脾肾功能,可以有效促进儿童的骨骼生长和身高增长。中医强调补肾益骨的重要性,例如通过服用六味地黄丸或右归丸来补肾壮骨。此外,食疗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黑芝麻、核桃、牛骨汤等食材含有丰富的钙质和其他营养,可以帮助骨骼强健。

脾胃作为后天之本,能够将食物转化为成长所需的气血,因此健脾助运对于促进身高增长同样重要。你可以为孩子准备山药、南瓜和小米粥等健脾食物,同时通过揉腹推拿促进消化吸收。为了进一步促进气血循环,可以按摩足三里和三阴交等穴位,这些穴位能够改善下肢的血液循环,从而为骨骼发育提供更好的营养供应。

运动在身高增长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跳绳、游泳和摸高运动都有助于骨骼拉伸和生长。充足的睡眠也非常重要,因为睡眠期间生长激素分泌达到高峰。平稳的情绪同样有助于内分泌系统的正常运作,从而促进身高增长。

问药

陈朝颖/他汀要吃一辈子?长期服用会否伤肾?

问:我今年67岁,2年前胆固醇略高,达到6.6。心脏专科医生建议我每晚临睡前服用一颗10mg的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之后检测结果降至3.4至3.7。我曾询问医生是否可以停药,但医生仍建议继续服用,表示若停药,胆固醇可能再次升高,进而增加血管阻塞风险。我的问题是,长期服用这类药物会否对肾脏造成负担,或引发其他副作用?是否一旦开始服用,就必须终身服药?

答:首先,瑞舒伐他汀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控制高胆固醇的药物,属于他汀类药物。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降低体内胆固醇合成,减少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俗称“坏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对于你的情况,瑞舒伐他汀已经成功将你的胆固醇水平降低到较为理想的范围。尽管瑞舒伐他汀通常是安全的,但在长期使用时,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包括肌肉疼痛和关节疼痛。然而,对于肾脏的负担,瑞舒伐他汀通常不会引起明显问题,特别是在标准剂量下。

问药

周志辉/每天要喝2000cc水?听身体讯号比硬灌更重要

问:我常听人说,每天应该喝大约2000cc的白开水。我的问题是:如果我每天喝的是500cc的巧克力饮料,加上500cc的咖啡或牛奶,再加上900cc的中国茶或英国茶,以及晚上喝的100cc汤,这样是否就等同于摄取了约2000cc的白开水呢?

答:关于一天应该喝多少水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说法和迷思,有人主张每天应该饮用6杯水,也有人相信要喝8杯水或更多才对,又或是认为应根据个人体重来决定饮水量等等。

实际上,每日所需的饮水量在科学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而是取决于个人年龄、健康状况、性别、活动量、外在环境条件(如温湿度)以及一日三餐的饮食内容。口渴是身体脱水的讯号,因此当感到口渴时就应该适量补充水分,不必过度担心或限制自己应喝多少水。

一般建议每日摄取水量大约介于2000到3000毫升之间,其中包括了饮食中所摄取的水分,例如茶饮、或餐点中的汤品等。需注意的是,有些饮品像是茶和咖啡中的茶碱和咖啡因等成分,具有利尿的效果,因此在饮用这类饮品后,可能需要补充额外的水分来补足因排尿所损失的水分,简单的判断原则是看自己是否感到口渴,根据身体的需求来补充水分。

问药

林建斌 / 红酒助眠? 当心越喝越累 睡不好还伤脑

问:我今年45岁,除了工作压力较大,没有其他健康问题。但从43岁开始,我养成了每天睡前喝一杯红酒的习惯。最近却发现自己越喝越多,反而越喝越睡不着,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答:许多人认为酒精有助于睡眠,这个说法其实只对一半。酒精初期确实有镇静作用,可能帮助入睡,但这种效果在几小时后会消失,反而会影响后半夜的睡眠品质,导致醒来时比没喝酒还要疲累。

就你的情况来看,一开始少量酒精可能的确帮助入睡,但随着时间推移,身体会逐渐产生耐受与依赖性,再加上工作压力,可能让你不自觉地提高酒精摄取量,以达到原本的助眠效果。长期下来,大量酒精反而干扰大脑放松与正常睡眠节律,加剧失眠问题。

若要改善睡眠,建议你可以从以下几点开始调整:

问药

林仁吉/安宁疗护专注减痛 让临终不再煎熬

问:我身患末期癌症,医生将我转介至安宁疗护科。他们一直询问我是否感到痛苦。其实,还好。我好奇:癌症病人是怎么死的?是不是都很痛苦?

答:许多人对癌症末期的痛苦存在误解,认为病人一定会承受极大的疼痛。但实际情况与大家的想像不同,并非所有癌症患者在生命最后阶段都会经历剧烈的疼痛。有些人在临终前甚至没有明显的痛感。

面对癌末,病人可能出现多种症状,包括疼痛(虽然这并非致命主因)、呼吸困难、腹胀、恶心呕吐、食欲不振、极度疲惫,以及焦虑或躁动。然而,也有不少人能在宁静中平静离世,过程并不一定伴随明显苦楚。每个人的死亡历程都是独特的。

癌症导致死亡的方式取决于原发部位及是否转移。例如,癌细胞若转移至肝脏且无法控制,便可能引发肝衰竭。肝肾功能彼此相关,肝功能衰竭会进一步影响肾脏,形成恶性循环。人体器官间密不可分,一旦某个器官出现不可逆的损坏,就像骨牌效应般,牵动其他器官陆续失去功能。最终,心肺衰竭与多器官衰竭将导致死亡。

在这个过程中,安宁疗护的介入虽无法治愈癌症,但能透过适当的医疗照护,有效减轻病人的痛苦与不适,让生命最后的旅程不再充满煎熬。

问药

林恩妮/脚肿未必降压药惹祸 心肾下肢静脉病变亦可能

问:长期服用同一品牌的降压药,会导致下肢水肿吗?是否需要更换其他品牌?

答:在马来西亚,每3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患有高血压。降压药种类繁多,药效与副作用也各不相同。某些降压药,如钙离子阻断剂(Calcium Channel Blocker,CCB),可能影响体液平衡,导致水肿。

这里想提醒读者,服药时要看清楚药物的学名。例如CCB类药物中,常见的就是氨氯地平(amlodipine)。氨氯地平的品牌众多,无论品牌名称为何,请查看包装上是否标注为amlodipine。

此外,有些利尿剂也会用于治疗高血压与水肿,能帮助排出体内过多的钠与水分。但长期使用利尿剂也可能导致钾、钠等电解质失衡,进而引起水肿。因此,建议将正在服用的药物带到附近的药剂行,由药剂师协助辨识与评估。

药物引起的水肿多发生在双下肢,主要是因重力关系,体液容易聚集。常见特征包括皮肤干燥、按压后回弹缓慢、白天活动时肿胀加重、排尿量减少、鞋子变紧,甚至走路时感觉脚底僵硬。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