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D无创剥离肠胃早癌 免终身挂“屎袋”
医句话:
对于早期癌或异常病变,未必需要外科手术。现今崭新的微创技术即内视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透过使用配备手术工具的内视镜,便可完整切除病灶,不仅无外伤、疼痛少,还能保留器官,有效达到根治效果。
对于早期癌或异常病变,未必需要外科手术。现今崭新的微创技术即内视镜黏膜下剥离术(ESD),透过使用配备手术工具的内视镜,便可完整切除病灶,不仅无外伤、疼痛少,还能保留器官,有效达到根治效果。
暑假到了,肠病毒却没放暑假反而疫情依然居高不下。台中医院儿科门诊发现,就医的小病童中有70%感染肠病毒,年纪从1岁到7岁不等,其中一家三兄弟同时就医,老么1岁男童到院时猛流口水,一检查三兄弟都感染肠病毒泡疹性咽峡炎。
台中医院儿童感染科医生徐浩庭指出,近日就医病童除了COVID-19或流感,约70%是肠病毒,主要症状是喉咙痛、手脚有水泡,患者中三分一是手足口症,其他则是泡疹性咽峡炎。而个案3兄弟中的1岁男童因为高烧、食欲不振就医,到院时猛流口水,一检查原来整个喉咙破洞,痛到男童不但不敢喝奶、吃东西,连口水都不敢吞,难怪一直流口水。
医疗团队担心男童因不进食脱水将男童收治住院,住院期间进行疼痛控制与静脉营养输液,住院3天后已经可以正常进食,住院5天康复出院。
心疼孩子遭受肠病毒感染之苦的家长,回诊时并跟医生询问施打肠病毒71型疫苗的适当时间,打算等恢复元气后带孩子到医院接种肠病毒71型疫苗,避免并发脑炎等重症的风险。
徐浩庭医生指出,肠病毒在台湾每3至4年大流行一次,2019年大流行后,因为COVID-19防疫措施,一直没有大流行,去年个案有明显增加,但相较于2019还是比较少,而且曲线相对平缓,但今年从3月就开始增加,现在曲线持续上升,要提高警觉可能会有大流行。
医识力现场讲座
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肝炎 肝硬化 肝癌——内外科联手攻肝病
日期:26/4/2025(周六)
主讲人:肝肠胃内科顾问林心怡医生、 大马肝胆胰外科学会(MyHPBS)主席杨文锟医生
主持:营养师刘怀友
答:相较于其他类型的肝炎,A型肝炎是一种相对轻微的病毒感染。它只会引起急性发作,不会造成慢性肝损伤,而患者在急性感染后一般都能完全康复,痊愈后体内就会产生抗体,未来不再受到感染。
医识力现场讲座 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肝炎 肝硬化 肝癌——内外科联手攻肝病
日期:2025年4月26日(周六)
主讲人:肝肠胃内科顾问林心怡医生
大马肝胆胰外科学会(MyHPBS)主席杨文锟医生
主持:营养师刘怀友
1)是什么原因导致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升高呢?
答:ALP升高的原因有很多。这项指标可用来评估胆汁是否流通顺畅,因此,当出现胆管阻塞时,ALP指数就可能升高。如果患者有严重的脂肪肝,导致肝脏肿大,或是有肿瘤等情况,也可能压迫胆管,影响胆汁排出,进而造成ALP指数上升。
医识力现场讲座 你问医生答
现场问题摘录
讲题:肝炎 肝硬化 肝癌 ——内外科联手攻肝病
日期:2025年4月26日(周六)
主讲人:大马肝胆胰外科学会(MyHPBS)主席杨文锟医生、肝肠胃内科顾问林心怡医生
主持:营养师刘怀友
1)肝硬化是否真的无药可救?有什么方法治疗吗?
答:治疗肝硬化的主要目的是保持肝功能,不要让肝脏继续退化,若要逆转肝功能就必须在初期时开始接受治疗,首先要找出病因,如酒精、B型肝炎等。若已属晚期,治疗重点是延缓恶化,最终选项则是肝脏移植。
人体的肾功能在40岁后每年会衰退约1%,但肝脏则不同。肝脏具有强大的储备功能,即使到了自然寿终时,肝功能仍能维持正常运作。因此,70岁的长者依然可以成为器官捐赠者,将肝脏捐赠给有需要的人。
医句话:
全球包括大马的肝病类型主要有B型肝炎、C型肝炎、酒精性肝病以及非酒精性肝病。从数据来看,大马目前仍以B型肝炎为多数,但随着现代男女的生活作息欠佳,尤其是三高及肥胖问题年轻化,非酒精性肝病的病例与日俱增,认清肝病严重性及着手改善刻不容缓。
肝若不好,人生是黑白的。尤其是肝脏发炎后,常引发一系列后遗症,部分患者会产生肝硬化,甚至进展成肝癌。在台湾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且高居国人十大癌症死因第二位,肝癌防治刻不容缓。近年肝癌治疗已有许多重大突破,包括手术切除、质子治疗、射频消融、肝脏移植等,都为肝癌病患带来新曙光。
林口长庚器官移植中心詹昆明主任指出,肝脏移植发展至今超过一甲子,随着医疗及手术的进展,肝脏移植已经是相当成熟的常规手术,而长庚目前肝脏移植的病患中,肝癌的占比约有将近40%。病患如有肝癌合并肝硬化,只要肿瘤数目及大小合乎移植的标准,皆可考虑肝脏移植治疗,再造彩色人生。
肝脏暨移植外科洪豪谦医生表示,对于单一肿瘤或有限肿瘤数目局限于同一肝叶且具有良好肝功能的肝癌患者,手术是主要优先考虑的治疗方法,目标是完整切除肝肿瘤,并且保留足够的术后肝功能,提供病人治愈和长期存活的机会。但是目前肝癌诊断时约只有20%病人可以接受根除性部分肝脏切除手术治疗,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为肝癌治疗的关键。
医句话:
许多肝癌病例与已知的可预防风险因素有关,例如病毒感染、饮酒、肥胖等,因此透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医学监测,可以显着减少病发率,而高风险群体更需要每6个月进行体检。
工作交际应酬,几杯黄汤下肚后,许多人会有胃部不适的问题。肠胃科医生郑泓志也提到,常常有民众向他询问喝酒后胃不舒服、反胃,有哪些食物可以帮助缓解?因此,医生整理了6种酒后适合吃的食物,但也提醒民众饮酒过量必定会影响消化系统正常运作,应适可而止避免对身体造成过度负担。
为什么喝酒之后常会感到胃部不适呢?郑泓志医生表示,这是因为酒精会刺激肠胃蠕动运作,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并可能伤害胃黏膜,同时也会影响食物在肠胃道内的消化吸收速度,因此喝醉后常会感到恶心、呕吐或腹泻。
除了胃部不适外,饮酒还会造成许多问题,郑泓志医生提到,喝酒可能还会导致身体脱水、电解质失衡,而且肝脏在代谢酒精的过程中,也会消耗较多的营养素,因此喝酒后常会感到头晕、口干舌燥、注意力不集中或有宿醉的状况。
合作伙伴:
医句话:
胃息肉具有癌变的可能,尤其是腺瘤性息肉。因此,及早进行胃镜检查诊断至关重要。
胃息肉切除术后,应在1年后进行胃镜检查,以确保无复发迹象。胃疾患者更不能因佳节而放纵,必须少量多餐,少食胃药,避免胃炎的发生。
“胃息肉是指胃部表层细胞增生而形成的肉瘤,大部分胃息肉的病因仍不明,有些病因则是长期胃炎,至于胃炎的病因有很多,其中压力、烟酒、幽门螺旋杆菌、止痛药等;部分胃息肉的形成与胃药─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PPI)有关。一些长期(超过1年以上)服用此类胃药的人,患胃息肉的风险可能较高。
在胃息肉病例里,女比男多,在10个病患当中,女性占8人,男性则2人,尤其是服用胃药而患上胃息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