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营养

黄丽玉/长者腹胀可摄取益生菌吗?

随着年龄增长,许多长者尽管食欲正常,却常感到腹胀不适。这通常与胃酸分泌减少、肠道蠕动减缓、饮食习惯变化或肠道菌群失衡有关。由于消化功能下降,食物在胃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易产生气体,从而引发腹胀不适等。

为了缓解这些问题,一些人选择服用酵素和益生菌。酵素(即消化酶)如胃蛋白酶、胰淀粉酶等,可以帮助分解食物,提高营养吸收效率。外源性酵素补充剂,如木瓜酵素和菠萝酵素,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消化,减轻腹胀不适。而益生菌,如乳酸菌和双歧杆菌,不仅有助于调节肠道菌群平衡,还能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与腹胀,使消化系统运作更顺畅。

不过,很多人担心长期服用会否产生依赖。当前研究并未发现外源性酵素会抑制人体自身消化酶的分泌,但如果长期依赖补充剂而忽视饮食结构调整,反而可能导致消化系统逐渐懒惰,导致自身调节功能下降。至于益生菌,虽然不会产生依赖性,但长期服用单一菌株可能削弱肠道菌群的多样性,影响整体肠道健康。因此,菌株应多样化,并适当周期性更换产品或停用,让肠道自行维持平衡。

长者如果经常腹胀,可以适量、短期使用酵素和益生菌,但不建议长期依赖。调整饮食结构,才是维持消化健康的根本。建议适量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和全谷类,但需根据个人肠胃状况,选择适合的种类与摄取量,避免因过量摄入纤维导致胀气或消化不适。

肝胆肠胃

环境太干净反惹祸? 疫婴湿疹风险恐更高

医句话:
原来环境过于干净,也可能带来健康隐忧。研究团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分析发现,COVID-19疫情期间出生的婴儿,罹患湿疹的风险明显较高。专家推测,这或与疫情期间的过度清洁有关,导致婴儿肠道菌群失衡,进而影响免疫系统的正常发育。

近10年来,科学界逐渐发现肠道微生物群在人体健康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相关研究却相对稀少。

2019年,COVID-19疫情爆发。我在临床看诊时发现,有些患者症状轻微,有些却严重至需入住加护病房,我和团队便开始研究这些患者肠道菌群是否有什么不同。我们发现,部分重症患者的肠道微生态系统出现失衡。这促使我们展开更深入的研究,并发现肠道微生态与人体免疫系统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

疫婴肠道菌失衡 湿疹过敏增34%

后来,团队想要探讨疫情对儿童的影响,设计了一项特别的研究,对比疫情前(2019年)与疫情期间(2020年)出生婴儿的肠道菌群。透过分析两组婴儿的粪便样本,结果显示他们的肠道菌群差异相当大。

饮食营养

食物过敏湿疹导因之一 选对食品可减发作几率

医句话:
湿疹不只与皮肤有关,饮食也可能是背后的触发因素之一。当某些食物被误认为“敌人”,免疫系统便会释放组胺等物质,引发瘙痒、红肿等过敏反应,甚至恶化湿疹。不过,并非每位湿疹患者都对食物过敏,因此识别个人过敏原,并配合正确饮食管理,有助于减少发作频率。

“当某些食物被人体误认为是‘有害物质’时,免疫系统会做出反应,释放组胺(histamine)等炎症物质,从而引发过敏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包括皮肤瘙痒、荨麻疹及肿胀,甚至可能加重湿疹的炎症反应。然而,并不是所有湿疹患者都有食物过敏,只有一部分人会受到影响。因此食物过敏并非湿疹的唯一原因,而是湿疹管理中的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食物过敏是如何引发或加重湿疹呢?当湿疹患者摄入某些过敏原(allergens)时,可能会导致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增加炎症反应,使湿疹症状恶化。

大马常见的食物过敏原包括:
‧ 海鲜类(如虾、蟹、贝类)
海鲜过敏在亚洲较为常见,可能导致皮肤红肿、瘙痒,甚至引发湿疹恶化。

‧ 花生和坚果
花生过敏可引起严重的免疫反应,包括皮肤炎症、荨麻疹,甚至过敏性休克。

饮食营养

高剂量未必好 重症营养支持有学问

医句话:
面对危重疾病时,给予患者营养支持看似容易,实则不简单且复杂。通过证据等级黄金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一一揭晓,高剂量蛋白质、维生素C及益生菌补充不仅对患者无益,反而可能有害;至于健康的人若可以从食物中摄取所需营养,压根儿不必透过保健品来补充营养,只需做到均衡、适度及多样化饮食即可。


“你知道什么是重症营养吗?或者何谓危重患者以及重症监护病房有什么用途呢?首先危重患者指的是生命受到威胁过程的患者。他们通常出现一个或多个器官衰竭,如肺、心脏、肝脏、胰腺、肾脏和大脑。如果没有医疗干预,患者健康可能会受到严重的伤害或死亡。

危重患者通常在重症监护病房或加护病房(ICU)接受治疗,并需要生命维持系统治疗,如机械通气(使用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 、升压药或血管活性药(如去甲肾上腺素或肾上腺素)来提高血压和增强心肌收缩力,或肾脏替代疗法及透析(间歇性或连续性)。

导致患者病情危重的因素有很多,例如严重脓毒症、急性肺损伤、急性肾损伤、代谢紊乱(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创伤、心脏骤停、重度哮喘、重度中风、急性肝功能衰竭及急性胰腺炎等。

问药

周志辉/食疗养肠胃 姜与薄荷药食兼优

问:食疗对于消化系统的健康有何影响?有哪些食物有助于改善肠胃功能?

答:消化系统的健康与饮食息息相关,食疗对于维护消化系统的健康确实具有重要意义。在传统医学和现代营养科学中,许多食材都被证实具有改善肠胃功能的潜力。以药食两用的食材为例,姜和薄荷是公认的肠胃健康助手。

生姜含有的姜辣素可有效缓解胃部不适,减轻恶心和胃胀,并具有抗炎作用;薄荷通过特殊的挥发油成分,有助于放松肠道平滑肌,缓解消化不良和腹胀等症状。

在日常饮食中也建议适量摄取膳食纤维或益生菌。膳食纤维是维护肠道健康的关键营养素。它不仅能增加粪便体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便秘,还可以为肠道中的有益菌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全谷类(如燕麦、糙米)、深绿色蔬菜、水果和豆类都是优质的膳食纤维来源。建议每天摄入25至30克膳食纤维,以获得最佳肠道健康效益。益生菌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乳酸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能有效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增强肠道免疫功能。特别是对于肠躁症(IBS)患者,长期适量摄取益生菌可显着改善肠道不适症状。常见的益生菌来源包括优格乳、克菲尔、泡菜等发酵食品。

问药

陈朝颖 / 抗生素惹肠胃不适? 益生菌或成缓解妙招

问:我父亲77岁,最近我发现每次医生开给他的抗生素他都没有服用,而是直接丢弃,因为他觉得吃抗生素会伤肾又伤胃。请问药剂师,这是真的吗?


答:首先,抗生素对肾脏的影响因药物类型、剂量和个体差异而异。长期或滥用抗生素可能增加肾脏受损的风险,特别是在一些情况下可能引起肾功能异常,但对于大多数患者来说,正确使用抗生素并按医生开具的处方指示使用,通常不会对肾脏造成严重损害;然而,对于存在肾脏问题的患者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的人群,使用抗生素时可能需要更谨慎。

至于抗生素对胃部的影响,某些抗生素可能对胃肠道产生一定程度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可能包括恶心、腹泻或胃部不适。但并非所有抗生素都会引起这些问题,而且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出现这些症状。有意思的是,有研究显示抗生素相关的肠胃不适或许可以通过益生菌来缓解,这些研究的推论是益生菌有助于调节因服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衡。

益生菌对肠道健康的帮助有多种潜在机制,比如增强免疫力、增加肠道屏障的完整性、产生抗微生物物质、调节肠道微生物组、增加水分吸收和减少机会性病原体。尽管如此,每个人的反应可能不同,因此使用益生菌前最好咨询医生的建议。

问药

陈文恬/除了益生菌 中药亦能解救一肚子“闷”气

问:想问胃胀气可以看中医吗?因为我每次去看西医,医生都会给我益生菌或消胀气的药,吃完药过了没几天又胀气。
答:
胃胀气在中医理论中为“胃痞”或“痞满”。这类病症可由多种病因引起,常见的主要有:

1.消化不良:由于胃肠蠕动动力不足,消化系统中的食物无法有效地被分解吸收,从而产生气体在肠道中积聚。

2.肠道菌群失调:肠道的正常菌群可帮助食物正常被分解消化吸收,肠道菌群失常则会导致消化不良和胀气。

3.肠道疾病:肠躁症(IBS)、克隆氏症、溃疡性结肠炎等可导致肠道功能紊乱,消化不良和气体积聚。

4.过敏或不耐受:某些人在摄入特定过敏或不耐受的食物成分,如乳制品、麦麸等,消化系统无法分解处理,则会导致气体积聚在胃肠道。

饮食营养

黄丽玉/益生菌与益生元到底有什么区别?

益生菌和益生元是近年来备受研究和关注的两大健康概念。虽然这两者听起来相似,但它们在功能和来源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益生菌是指有益于宿主健康的活性微生物,当它们摄入足够的益生元时,它们能够在肠道内生长繁殖,抑制有害菌的生长,并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

益生元则是益生菌的食物,它能够为益生菌提供有利于其生长的环境。益生元并非活性微生物,它是非消化性膳食纤维,存在于水果、蔬菜和全谷类食物。

当有害菌群过度生长时,可会导致腹泻、便秘等肠道问题。然而,益生菌和益生元的联合作用可恢复正常的生态平衡,从而减少肠道问题的发生。

研究表明,益生菌和益生元可调节免疫反应,增强对病原体的抵抗能力,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此外,益生菌有助于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它们可帮助分解食物中的一些难以消化的成分,使其更容易被吸收利用。同时,益生元的存在促进着益生菌的生长和活跃。

我们可以选择摄取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酸奶、克菲尔、康普茶、纳豆和天贝;这些都是优质的益生菌来源。味噌、德国酸菜和韩国泡菜也含有益生菌,但它们则是采用高盐来进行发酵的食品;因此,在食用这些高盐发酵食物时仍需适量控制摄入量。

问药

林恩妮/益生菌助调整情绪 舒缓焦虑症

问:我是焦虑症患者,被这病症困扰了20年,每晚需吃药才能安眠。目前吃艾司西酞普兰(escitalopram 10mg)两粒、氯硝西泮(clonazepam 0.5mg)和奥氮平(olanzapine 5mg)各¼粒。白天一直打瞌睡,要小睡3次,手脚冰冷。请问是药物的副作用吗?要如何改善?

答:焦虑情绪是一种不安和担忧的感觉,是身心对于压力状况的自然反应。焦虑症或者焦虑障碍则是一种精神疾病。有些人会认为只要不胡思乱想,就不会有焦虑。然而,焦虑症也可以源自大脑神经内分泌激素代谢紊乱而造成。病理性焦虑是持续性无具体原因感到紧张不安,甚至开始出现躯体症状比如心慌、胸闷、气短、肌肉疼痛、早醒、失眠、颤抖、消化不良、手脚冰冷、头晕等。

Escitalopram为一种“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精神药物,多用于治疗忧郁症或焦虑症,有些人会问,我明明是焦虑症为什么会让我吃抗忧郁症药物?科学家发现这种药物可以让5-羟色胺神经递质含量恢复正常,从而发挥抗焦虑的作用。在治疗焦虑症通常需要至少6个月的时间,医生也会定时检测身体状况进行分量调整。

饮食营养

Yakult联合康盛医院和 星洲日报主办大肠癌醒觉活动

以益生菌饮品闻名的Yakult马来西亚有限公司,联合哥打白沙罗康盛医院与星洲日报于2023年3月25日位于星洲日报的活动大厅主办大肠癌醒觉活动。活动主题为“发现太晚,治疗太难? -- 看懂大肠癌,防治永不迟”,宗旨是为了提升大众对于防范与早期检测大肠癌的重要性的认知。此活动符合Yakult 的企业理念之一,预防胜于治疗。

Yakult Sin Chew Talk

Yakult 马来西亚董事经理,梁濑弘树说道,“这项活动是Yakult 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要将健康和快乐带给大家。我们希望可以借此机会提升马来
西亚人民对于大肠癌风险的意识以及Yakult 益生菌Shirota strain在降低大肠癌风险方面的益处。此益处已被日本大肠癌研究专家石川树秀医生证实 。 ”




医识力

以「服务、实用、互动」为目标,同时提供五大服务范围:(一)提供医学须知; (二)提供医院、科系指南(; 三) 指导养生、防病、治疗的选择参考; (四)透过医疗讲座与读者面对面交流; (五)回答读者的医疗/用药等问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