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梅/个性化饮食才能持久
最近碰到了许久不见的病患,是一位年近60的女士。之前她来找我咨询的时候,被诊断为鼻咽癌第二期。尽管她饱受疾病和疗程副作用之苦,但她积极配合治疗,且斗志顽强个性开朗,完成放疗和化疗后,总算康复了。
这次再见到她,虽然各项健康指标都正常,但她明显情绪低落,往日挂在脸上的笑容也不见了。正当我想了解她的近况时,她抬起头,犹豫了一下,问道“Miss Lee,白饭是不是很不健康?我的孩子不让我吃白饭,说会导致癌症复发,只让我吃糙米饭。可我吃了几十年的白饭,换成糙米饭,我实在吃不惯。”
细聊后才知晓,出于对她健康的考虑,孩子们给她设定了许多饮食限制。禁吃白饭只是其中之一,现在的她饮食十分清淡且无煎炸,爱吃的食物吃不了,这导致她的胃口变差,精神也不太好。我想探讨的并不是白米饭和糙米饭哪个更好,也不是饮食是否必须低盐、低油和低糖,而是当面对疾病时,个人的饮食喜好是否还应该被考虑呢?
饮食喜好是非常个人的事,你喜欢吃的别人未必喜欢。有人爱吃榴梿,有人却一闻到就避之不及。当不喜欢吃榴梿的人被迫品尝榴梿,这对他来说可不是享受,而是难受。为健康考虑是对的,但如果完全吃不下所谓的“健康食物”,那也不必视为大错。
合理饮食非压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