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癌可预防 提早检查切除息肉
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尤其是大家闻之色变的大马男性头号杀手——大肠癌!
由于大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成,而息肉需要5至10年才会病变成癌症。因此,提早进行结肠镜检查,将息肉切除,就可以避免其病变成癌症了。结肠镜检查(Colonoscopy)不但简单、快速、无痛,而且也是预防大肠癌的关键要素。

双威医疗中心肠胃肝脏专科顾问
常见症状:上厕所习惯改变
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尤其是大家闻之色变的大马男性头号杀手——大肠癌!
由于大肠癌是由息肉演变而成,而息肉需要5至10年才会病变成癌症。因此,提早进行结肠镜检查,将息肉切除,就可以避免其病变成癌症了。结肠镜检查(Colonoscopy)不但简单、快速、无痛,而且也是预防大肠癌的关键要素。
常见症状:上厕所习惯改变
问:医生,你好,我是一名中学生,我的左小腹时常出现疼痛,以致我一天之内会有好几次要去厕所的感觉,可是有时候到了厕所却空有便意而无法排便。
我之前曾咨询医生,也做了相关检测,医生告知有粪便酵母菌,有开药给我吃但却没有好转。
Q1:请问这是与大肠有关的疾病吗?会不会是大肠癌之类呢?
Q2:父母很讨厌我一直上厕所,但我的腹部却很痛,到底该如何是好?
谢谢医生,感恩不已。
医生解答:
你好,左小腹疼痛的原因有许多,比如大小肠、泌尿系统、卵巢与输卵管等器官病变都可引起左小腹疼痛。
医句话:
农历新年期间,各种美食尽在眼前,大肠癌患在阖家团圆的时刻,难免要烦恼:“到底该如何吃,才不会让息肉再长丶癌症复发呢?”实际上,大肠癌患的长期之防癌饮食建议和一般人的防癌饮食建议是相似的,即减少摄取高热量食物丶加工食品丶腌制品和红肉,增加纤维摄取,并养成多运动丶不酗酒丶不抽烟的好习惯。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还未进行手术切除的大肠癌患,如果在过年期间有腹胀丶腹痛丶不能够放屁丶不能够排便的症状,这些都是大肠阻塞发出的紧急讯号,必须马上入院,不论什么时间点,甭说等到过完年后。
动刀至化疗前后 能吃最重要
医句话:
癌细胞的形成是需要一段漫长时间,短则10年长则30年,倘若在癌细胞形成的初期就通过筛检来发现它,并且积极去对付它,日后也无须时时提心吊胆。目前,卫生部提供3类型的癌症筛检,包括大肠癌丶乳癌及子宫颈癌。特别强调,并非所有癌症都可通过筛检而及早发现,特别是胰腺癌等较为“狡猾”的肿瘤,因此国人本身对健康的醒觉并在生活中采取预防措施如健康饮食丶调整生活作息等才是关键。
癌症 国人第三大死亡杀手
“当香港老牌影星李兆基因肝癌去世,紧接下来台湾综艺主持及资深艺人贺一航因大肠癌逝世,大家无不闻癌色变。根据2015年国家健康与病发率调查(NHMS),心血管疾病丶呼吸器官感染及癌症位居国民死因冠亚季军,而在一些较为发达国家如美国,癌症是第二大健康杀手。
大肠癌最佳的预防方式是在50岁后定期做筛检。筛检,意即在未有任何病症的情况下做检查,旨在提早预防和治疗。进行一次可维持10年的大肠镜筛检,仅是治疗第一期大肠癌费用的二十分之一,这是为健康投资的最佳保险计划。
为何提早进行大肠癌筛检那么重要呢?即使没有任何症状也要检测吗?
城市园医疗中心(ParkCity Medical Centre)外科及结肠直肠外科专科曾弼修医生语重心长的指出,那是因为大肠癌没有任何症状!有症状时,已经太迟了,它极可能已步入晚期。
大肠癌的症状包括排便习惯改变、次数频密、大便体积变幼、便秘、泻肚子、大便出血、体重减轻等。但根据调查显示,在第一期的大肠癌患者中,只有15%有大便出血的症状,其余85%是完全“沉默”、没有任何症状的。
“因此,提早进行筛检,是预防大肠癌最好的方式。如果你已步入50岁,可以每隔10年进行一次大肠镜筛检,或者每年进行一次大便潜血检测。越早发现,治愈率越高。”
多数患者在60至70岁间病发
饮食习惯在大肠癌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肠癌在发展中国家非常罕见,如非洲,但在发达国家的病发率非常高,如西方国家,或如马来西亚,大肠癌是我国男性第一常见癌症,女性则第二。西方化的饮食习惯,食用很多的红肉、加工食品等,这些都可能是患上大肠癌的潜在原因。
案例:
周先生一直以来为生活打拼,如今日子过得游刃有余,想想自己也差不多到退休的年龄,可是身体却出现了便血的情况,开始以为是得痔疮,就当痔疮来治疗。但1个月过去了,便血的情况没有改善,继续追踪,竟是肠癌,癌细胞已经由大肠转移到肝脏,肝两叶都有肿瘤,手术不可切除。
医生先把周先生的原发肿瘤切除,再建议周先生接受标靶药物合并化疗的疗法,希望藉由6个疗程后能让肝肿瘤明显缩小,再把握机会切除肝转移肿瘤。
医生告诉他说,“就是使用血管新生抑制剂,阻断供应营养予肿瘤的微血管生成,来饿死长在肝脏的转移性肿瘤。”
身材健硕的飞机师阿末查基(45岁)热衷各种田径,他因工作关系,需经常往阿布扎比、日本等海外飞行,生活非常忙碌和充实。他也热爱本地及西餐各种美食,尤其肥美多汁的牛肉,无论出外用餐或自己下厨,都会烹用牛肉等美食慰劳自己和家人。
他从来不曾想过自己会被顽疾盯上,直到2014年12月,他开始出现便秘和肠胃不适的感觉,症状持续两个月之久,但他不当一回事,继续忙碌地工作和运动。
他不久又发现运动后有“便血”的现象,他还是没有理会,继续马不停蹄的工作和手头上的计划。直到便血和疼痛症状加剧,他才拖着疲累的身驱去见医生。
经医生检查后,他证实患上大肠癌,需进行手术切除10公分的癌肠,手术后必须终生携带肠造口袋过活。
经此事后,他了解到均衡的饮食习惯对预防癌症的重要性,毕竟天底下没有单一食用一种食物或实行一种饮食法就能够达到预防和治癒癌症的效果。
60岁的高先生,几个月前开始出现肚子涨涨的感觉,令他没有胃口。
开始时以为是因为肚子涨风,看过医生吃了一些祛风药,但是涨风感觉没有舒缓,甚至大便开始出血,令他不敢再拖延,马上到专科做检查,发现已是第三期大肠癌。
大肠癌虽然是马来西亚常见癌症或10大癌症之一,但确诊时通常已经晚期,这可能与我国没有把大肠检查如乳房检查般列入身体检查计划中,所以民众对大肠癌的醒觉意识也比较低。
目前的作业方式是发现有症状后,才建议病人做大肠镜检查,其实50岁以上的人就应该做大肠检查,可以通过血液检查、内窥镜检查、电脑断层扫描或粪便筛检。当中以粪便筛检最容易,也不是侵入性检查,准确性达60%。
大肠癌是一种“表面疾病”,即使只做简单的检查也可以检验出来,但因为这些检查在本地并不普遍,所以民众都不会主动去做检查。
为身体打好基础
初期的大肠癌都只是原器官肿瘤,晚期就会扩散到肝脏、肺部,这是最普遍扩散的器官。
大肠癌的治疗法以手术切除,之后再加上化疗为标准疗法,若肿瘤是长在直肠,就先做放射治疗,才进行手术切除,最后还要加上化疗。
大马大肠癌发病率:1.华裔患者最多,排名第一。2.印度裔。3.巫裔。如果担心患大肠癌,用什么方法检查最准确?怎样治疗呢?
6种检验法大比拼
在过去约20年里,检查一个人是否患上大肠癌,有以下各种方法:
1.大肠内窥镜
直接割除息肉
大约在50年代,日本科学家发明这种检验法。如果要知道大肠内是否出了什么问题?最好的检查法是:使用大肠内窥镜,非常准确。
如果使用大肠内窥镜做“全民普检”的话,费用太高,需大量人力物力。实际上,是行不通的。(注:通常政府是促请50岁以上的人民去做大肠肿瘤检验)。
大肠内窥镜的另一个强点是当它进入大肠之后,如果发现有病变或息肉,就可以直接把它们割除。
大肠的功能是吸收已经消化过的食物残渣水份,形成粪条排体外。因此,即使把整条大肠割掉,患者仍然能够存活。
如果大肠壁层有损伤流血的话,也可以把它封闭治疗,以阻止继续流血。
在吉隆坡私立医院里,照内窥镜的价格介于2000至2500马币。